湖南工业大学bbs论坛

热搜关键字: 活动 交友 discuz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果“高考是指挥棒”,那么谁又是“高考的指挥棒”? | 风向标

[复制链接]

94

主题

161

帖子

74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4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9-1 18:27: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谈及中国的教育问题时,往往会遇到一个广为流传的观点,即“高考是教育改革的指挥棒”,但这种判断未必确切。如果“高考是指挥棒”,那么谁是“高考的指挥棒”?

为什么说“大学才是教育改革的指挥棒”?
文/白宇极,蒲公英教育智库研究员

就业压力与指挥棒
很显然,那些认为“高考是教改的指挥棒”的人,实际上是从单一的教育角度来看问题,认为只要在教育的过程中保持专业性就可以了,因此对学完学制之后的问题并不关心。或者是认为教育已然被确定严格的目的指向,而这种指向无需考虑现实情况。所以说到底,我们有欧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异,其实主要体现在一个核心问题上,即:我们需要的“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1929年,英国教育家弗雷德·诺思·怀特海写成《教育的目的》,着重讨论这一问题。此书开宗明义就说:“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 而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则说:“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为了以后的生活所进行的训练,它能使人变善,从而高尚的行动……”,教育乃是“心灵的转向”。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杜威的著名观点“教育即生活”,则响应了怀特海的意见:“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多姿多彩的生活。”

这样的论述多如牛毛,无法尽述,但基本上都指出了教育至少有两个目的:即“生存技能”与“灵魂成长”。而生存的体现在现代社会就是“如何就业”,或者是“生涯规划能力”。

如果学生毕业在社会中找不到应有的位置,或者没有做到长期的准备,那么很快就会遇到教育所带来的瓶颈。

在中国社会的就业标准中,大学的含金量无疑仍是第一道门槛。如今企业招收新人,即使是熟人推荐,也要先评估其大学学历的价值,这是一个受教育者在十数年的教育生涯中,唯一可以证明自身能力的具体体现。而这价值,则取决于大学本身在社会上的影响。而大学的影响,则来自于高考中的筛选标准——分数。

所以,目前教育的逻辑是这样的:就业是衡量教育结果的试金石甚至是硬指标,而大学是就业最重要的加分项,能够进入哪一层级的大学则取决于目前的筛选标准——高考分数。或者说,大学才是“教育改革的指挥棒”。如果大学不改变分数录取的筛选标准,那么这一应试循环很难有打破的可能。同样,大学的目的变化以及选择学生标准的变化,也将迫使中小学的学习方式随之变更。

2017年3月15日,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陈述了一个数字:“这几年我们一直处在新成长劳动力的高峰,今年的就业压力仍然比较大,光高校毕业生就达795万,创历史新高,还有500万左右的中职毕业生,加上去过剩产能需要安置的几十万转岗职工等等。”

事实上,这不是李克强第一次关注毕业生就业数字,去年同期,他同样提到这一问题,而当时的高校毕业生数字为765万。

就业是极为现实的考量。在一个“成功”被量化的现代社会,教育同样被很多人看成一种“投资方式”,那么就必然要追问:教育究竟教会了学生什么?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有没有可以量化的或者显性的指标?




其它国家是如何面对这些问题的?

除了传统的“自主招生、教授治校、学分制、自由交换”和“宽进严出”等政策之外,近年来兴起或被大幅改动的两个策略影响深远,很可能会改变现在学科之间彼此隔膜、与现实结合不够紧密等特点,从而引燃未来的教育改革趋向。

(一)教育的“创业发动机”

从大学的精专领域,以创造引领社会的职业走向,完全称得上是对教育体制改革“釜底抽薪”的动作。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美国部分高校就开始开设创业课,尤其是商学院,几乎每年都在更新。截至2005年初,美国有超过160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创业学课程,并且已经形成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创业教育教学、研究体系,成为美国大学,尤其是商学院和工程学院发展最快的学科领域。而政府、大学和企业之间,也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流程和制度,抹掉了三者之间在社会发展之间的界限。

近年来,向以见长“一般管理”而著称的哈佛商学院也围绕创业精神而重组课程,并形成了被称为“创业型管理者”的方向课程,又将创业管理学确定为MBA学生第一年的必修课程,目前哈佛商学院在该方向开设了23门课程。

众所周知,斯坦福大学在硅谷中的作用,目前很多享誉全球的公司起源都与之相关。

在德国,高校则设立了创业教研室,联邦教育部还设立了促进对象是高校在读学生和毕业生的创业活动,除了提供创业期生活费补助外,还提供咨询、培训、国外考察和介绍与其他企业的合作机会等。

新加坡政府最近还制定政策,将每年派出一批大学生赴美硅谷创业型公司学习一年,意在将这种创业精神的“种子”带回新加坡。

目前,在中国也有一部分学校尤其是高校在此领域有所实践,比如成都、深圳等地,效果颇佳。这些学校的毕业生几乎未至毕业就被抢购一空。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高校的个别教授以个人身份结合学校资源创造孵化器,比如创立大疆的李泽湘。他积极推动了港科大与深圳、东莞之间互动,联络哈尔滨工业大学深研究、广东理工大学和湖南大学等高校,进行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虽然远远不及美国斯坦福与硅谷之间互动,但作为一种弥补,李泽湘推动了一批世界级创造性质的公司,由此被学生们称为“体制外最积极的爱国者”。

事实上,美国有很多创新比赛,从中学就开始了。发明家迪恩凯温,组织了一个美国中学生的机器人的比赛FIRST(For Inspiration recogni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每年参加比赛的学生达到36万。英特尔等大公司也组织各种创新比赛。而中国的人才培养体系却是不成体系的,从学校到创业是割裂的。在美国孩子成群地开动脑筋、动双手的时候,中国学生更多地在捧着书本。

(二)设计思维重新引领风潮

将社会发展前沿尤其是商业社会最先进的思考方式引入教育,使整个教育体制与社会脉动一致,这是极其宏大的想法。

早在2005年,斯坦福大学设计学院就开设设计思维课程。不给予学位,与其他学科也无关联,但是报名想就读的人数,经常是招收人数的2至4倍。这种针对专业人士的进修课程费用昂贵。比如该学校所提供的3天“加强营”短期课程,就要 9500美元/人。虽然如此,依旧吸引了律师、企业主管、教育界、科学家、医生等各界人士。

现在,越來越多的学校跟进,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与马里兰艺术学院研究所合办设计领导才能的工商管理硕士、费城大学将开设为期16个月的策略设计行政MBA課程等。包括盖茨基金会、SAP公司、谷歌及耐克等,都开始提供课程研究个案,或是大量招募有设计思考教育背景的学生,提供工作机会。

设计思维完全超越了学科的限制,而是以企业运作的具体、完整的五个创新步骤,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引导学习。即透过同理心找到每个学习、问题更深层的意义;透过脑力激盪,鼓励跨界沟通,让每个人的点子“看得见”;透过迅速实作、测试,体验知识迭代。

1.Empathy(同理心): 同理心的意思,在中文之中近似于体验、体谅、体察三者的综合体。即以使用者为中心的设计,透过多元的方式了解使用者(包含访问、田野调查、体验、问卷...等等),协助设计者能以使用者的角度出发,找寻使用者真正的问题、需求。

2.Define(需求定义):需求定义是将“同理心”步骤中搜集到的众多资讯,经过“架构”、“删去”、“挖深”、“组合”后(可交互使用),对问题重新的作更深入的定义,就像探索水平面下的冰山,更进一步找出使用者真正的需求,并用简短的一句话定义使用者的需求。

3.Ideate(创意动脑):创意动脑的过程中,是要发显出众多的解决方案来解决“需求定义”的步骤中所找出的问题。发想的过程透过三不五要的原则,激发出脑内无限的创意点子,并透过不同的投票标准找出真正适合的解决方案。三不五要:不要打断、不要批评、不要离题。要延续他人想法、要画图、要疯狂、数量要多、要下标题。

4.Prototype(制作原型):在设计流程之中,采用制作一个原型(Prototype)之意,透过一个具体的呈现方法,可以作为团队内部或是与使用者沟通的工具,并可透过做的过程让思考更加明确,是一个动手思考的过程。此外,可以由简略的草图呈现,进一步不断修整进而达到更完美的效果。在本阶段的产出结果,会作为测试之用。

5.Test(实际测试):实际测试是利用前一个阶段制作出的原型与使用者进行沟通,透过情境模拟,使使用者可以测试是否适用,并从中观察使用者的使用状况、回应等,透过使用者的反应,重新定义需求或是改进我们的解决办法,并更加深入的了解我们的使用者。

它体现了以人为本、及早失败、跨域团队合作、做中学习、同理心、快速原型制作等精神,完全是硅谷公司的创新模板。

位于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的设计思维课程如今已广泛影响到当地中小学及新加坡,在这些学校都设立了这类结合创意与日常问题解决的课程。其商学院院长 Roger Martin表示,如今的教育“从进入教育体系幼儿园大班开始,人类与生俱来的创造力,就一点一点被抹煞了。设计思维的课程就是在唤醒你原本具备的能力。”

这些有迹可循的大学变革也激发了更多天马行空的教育想象。



2014年9月,密涅瓦大学首度招生,就收到全球88个国家的学生的近2000份申请信,最终录取、并确认入学的33名学生来自全球14个国家,低至2.5%的录取率,创下美国历史上本科学校录取率的最低纪录。

而这个学校录取时根本不看SAT(编者按:类似大陆高考)或ACT等标准化测试成绩,整个大学没有校园,仅在旧金山市中心的一座大楼里设有宿舍、厨房,给每个学生发一台苹果电脑,上课是“在线式”的,四年本科学制分布在全球七大城市,包括印度孟买、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中国香港、德国柏林、英国伦敦和美国纽约等。

而它的创校管理团队则包括:顾问长为美国联邦前财长、哈佛大学前校长劳伦斯·萨默斯,大学执行主席由参议员鲍勃·克里担任,哈佛大学社会科学系主任、斯坦福大学行为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斯蒂夫·克罗斯负责这所四年制本科大学的师资构建。

密涅瓦的“主动学习平台”同样是一种颠覆性学习模式。它“是在线平台,每节课少于19个人,这是一种高强度的互动,老师和学生登录这个平台上课。课上不讲授学科知识,讲授的是思维方式。为此,你得花大量课余时间去学习相关知识点,去寻找你要的资源。”

而课程体系变革——通识教育被列为四大基石课程,但每一门课全然看不出某个单一学科的痕迹。比如“复杂系统分析”,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密涅瓦社会科学学系主任戴安·海澎主讲,这门课指导学生在不同体系之间建立联系,比如法律与医保系统,以提出创造性策略解决问题。

在美国横空出生的“民办”新型大学里,还有“奇点”大学,一所由谷歌公司与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产业家合办的新大学;“英雄学院”(Draper University),由硅谷重量级投资人创办,号称要打造属于硅谷的霍格沃茨魔法学院,不一而足。它们的特点相同,都是对现有教育形式的反动。

大学变革带动了整个学制的变化
斯坦福大学的“创意引擎”设计学院(d.school)特别成立“中小学教师实验网络”(K-12 Lab Network),持续引爆老师、校长的创新教学和行动。每年号召近一千五百多位中小学教育局长、校长,挑战“当一天影子学生”。未来半年内,这一天所感受到的,将化为具体改变学区、校园的小行动。

全球获奖最多的设计顾问公司IDEO,一向用设计思维做公益、协助教育界创新,它推出线上平台“教师公会”,一打开首页,“勇敢去设计”的激励话语跳出来,五千多位世界各地的中、小学老师在线上分享点子。

设计思维的主张和全球教育改革的方向一致。不论是学习革命、翻转教育、动手做、专题式学习……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不同的学习方式,改变老师角色从授课到引导,让学生主导自己的学习,更有学习动机。

这些课程直接影响了中小学老师。因为设计思维重新打开每一个人面对自己的态度,最重要的就是让每个人“相信我有能力改变我所处的环境”。许多向往改变的中小学老师,也在接触设计思维过程中,找回当初当老师的初衷。他们不但因此解决长久以来“无解”的教育难题,更能够引导学生练习在未来不但设计自己的人生、也改变世界。

在美国,中小学教育已经进入实践。硅谷一流科技企业,纷纷跨足教育。facebook创办人Mark Zuckerberg夫妇、可汗学院创办人Salman Khan,都直接创办中小学,“以使用者(学生)需求为中心”,尝试落实真正的个人化学习,其中尤其以altschool最为著名。因为Altschool 的官网上拉着一幅黑底白字的醒目标语,上面写着“重新定义学校”(School, reimagained),而的目标就是“解决自己孩子将来的教育问题”,表明了就是与目前的教育形态作对。

这所重新定义的学校包揽了幼儿教育到初中教育,拥有幼儿教育、小学初级、小学中级、中学四个大班,均为小课堂。创始人为 Google+ 初创团队成员文迪拉,在它的 1 亿美元投资人名单上还包括扎克伯格、知名风投人安德森·霍洛维茨和乔布斯遗孀劳伦娜·鲍威尔·乔布斯。

我们看看它是如何颠覆冲击现在的传统教育的:

完全科技化。

在Altschool,学生签到、考试、完成作业全部需用Ipad以及可穿戴设备进行。学校会给每个学前班学生发放一台Ipad,一年后换成笔记本电脑。电脑上装有Altschool的电子平台My.Altschool。每周老师都会和每个学生聊天,通过了解他们的兴趣和强弱项,在学生个人My.AltSchool帐号中制定下一周的学习计划,约25个新任务列表(Playlists),列表会清晰写明完成每项任务的具体操作指南。学生用电脑查看任务,完成后在线提交文档或照片至Altschool的线上数据库。根据在线了解学生完成的情况,老师可一对一进行辅导并在下次制定任务列表时对学生个人的薄弱项加以强化。

没有年级。

Altschool其实并没有严格意义的分班,它在教学过程中把进度相同、兴趣相同的学生聚集在一起上课。如果这个学生在某一学科上学习速度较快,可跟高年级同学一起学高阶课程,但其他学科仍旧跟同龄人一起上。

在这里,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学习进程表。表格的横轴上,清晰标注著他从幼儿园到8年级的成绩,表格的竖轴上是各个学科。学生已经完成了的学科,会用绿色表示,仍在读的学科被标注为橙色。老师可点击任何学科,从而得到进一步更精确的信息。他可以看到学生阅读了多少篇文章,以及每篇文章测试的成绩,甚至点击进入文章,阅读学生做的阅读注释。

课程由学生主导。

曾有一位家长这样评价:“在AltSchool,课程取决于学生,而不是学生屈就于课程。”AltSchool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差异的基础上,依据每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计划提供数量充足、内容丰富的课程。从课程内容方面而言,AltSchool的课程主要涉及4个领域,分别为思维、生存、交际、知识与经历。思维领域的课程主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推理能力和创造力;生存领域的课程主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自律意识和自强精神;交际领域的课程主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知识与经历领域的课程包括历史、语言、数学、科学等众多学科。

AltSchool还为学生量身打造丰富多样的课外课程,譬如AltSchool会结合学生兴趣爱好以及所在社区可资利用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艺术、健身及科技等方面的课程。

没有进行时间与空间的箱格化。

教室已不再是AltSchool开展教学活动的单一场所,他们会因地制宜地利用博物馆、科技馆、城市公园、学术会场等空间,将刻板抽象的理论知识生动具体地呈现给学生。在AltSchool,学生甚至可以跨校区选课修读。通过实体与虚拟相结合的“学习型社区”(LearningCommunity),AltSchool将学校与家庭紧紧地联系在一起。AltSchool的信息技术工程师还专门研发了Altvideo(一种课堂实录视频软件),它能够把学生的课堂活动全方位地录制下来,这样既可以供教师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又方便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

这样的学校正在越来越多的涌现。但他们的学校无论怎样变化,都可以看见一条轨迹,即对未来的思考和应对,尤其是如何立足于生存,更好的拥有全人发展。这一点,处在世界科技产业心脏——硅谷中特别有危机意识,因为每天都真实感受科技改变世界的可能性,对科技一步步瓦解教育价值,有些可见的未来甚至已然能够预测:

六五%的工作还没被发明出来;电脑人工智慧利用深层学习、已胜过人脑;不仅低阶工作将被取代,甚至白领四师(金融分析师、律师、医师、老师)都有可能在十年内消失一半……

国内的进展
我们相信,中国的教育变革最有可能的方向也会由大学变革开始。这是真正的从上到下的“顶层设计”方式。国内其实已经有相当多的团队在促进这一过程的发展。

3月17日,教育部公布的高校新增专业名单中也做出了一个创举,有32所高校成为第二批成功申请“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新专业的高校,加上第一批的3所,共有35所获批。站在互联网“风口”上的大数据,直接催热了大学里的大数据专业。

而设置这些专业的依据,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社会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全球顶尖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出具的一份详细分析报告显示,预计到2018年,大数据或者数据工作者的岗位需求将激增,其中大数据科学家的缺口在140000到190000之间,对于懂得如何利用大数据做决策的分析师和经理的岗位缺口则将达到1500000。

教育当然应该是不断变化的,因为现实在不断变化。当我们做教育时,如果不去考虑这些发生变化的因素,最终也不可能做出有效的变革。我们期待大学的主动变化,因为变革本是成年人的责任,无论何时,我们都不应该把承担变革的主体最先推给儿童。

尊重原创,支持好文
喜欢本文,可识别下列二维码向作者打赏 ▼



作者 | 白宇极
责编 | 赵方
“新校长传媒”广告合作请联系 023-67450968

推荐阅读
点击关键词,阅读更多“智见”相关内容
分数越高越要小心
智读 | 创造力 | 优秀父母
8分钟人生 | 小学书目 | 超越阶层教育
批判性思维最佳定义 | 7件浪漫而正确的小事
阅读与存在 | 碎片化、深阅读 | 读书真相
新一代的德育 | 拒绝总统的老师 | 挑战式学习


/ 2017年《新校长》杂志 /
点击下图,马上订购

/ 《新校长》3月新刊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京ICP备110222211号-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