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顾拓宇
来源丨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顾拓宇,河南周口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周口师范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基本理论,教育人类学研究。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由于其发展时间较短,存在着自身固有的缺陷,短期内难以形成自有的研究范式。不可否认,高等教育研究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本体论的重“器”轻“人”,认识论的重“一元论”轻“多元论”,方法论的重“理论”轻“实证”。人类学研究范式与高等教育研究有着一些耦合之处,可有效弥补高等教育研究之不足。本研究针对高等教育研究的上述问题,运用人类学研究的“人本性、多元性、实证性”的方法特点,试图实现对高等教育研究问题的修正。
【关键词】高等教育研究;人类学方法;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5(01):135-140.
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研究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在理论和实践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突破,科研成果丰硕,社会建制、学科专业化建设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综观整个高等教育研究,虽然硕果累累,而有价值的、思想新颖的却并不多见,其中有影响力的成果更是屈指可数。就其学科的发展演进来看,高等教育学似乎已经走出了“学科论”和“领域论”的争论[[1]],正在向一级学科的高等教育学迈进[[2]],但高等教育仍然存在着学科建制和学科生存的双重危机,其学科的合法性依然遭受质疑[[3]]。人类学研究有其自身的特点,人类学研究注重“人本性”、“多元性”、“实证性”等,可有效弥补高等教育研究之不足。但如何将人类学研究范式引入高等教育,学界相关研究成果并不多。多数研究主要从教育学(基础教育)的视角引入人类学研究范式,以冯增俊、孔韶为代表,主要探讨教育人类学的本土化问题;以滕星[[4]]、郑金洲[[5]]为代表,主要关注异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文化与教育的关系等;以钱民辉为代表主要关注民族团结研究;王鉴、杨淑芹等主要关注双语教育研究;沈红等主要关注民族文化传承研究;孟立军等主要关注乡土教材与校本课程建设研究;王枬主要关注民族学校研究;程方平、李子华等主要关注弱势群体教育研究。[[6]]这些研究较少与高等教育相关。人类学研究范式与高等教育研究有着天然的互补之处,又有着许多高等教育研究所不具备的研究优势,因此,把人类学研究范式运用于高等教育研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本体论:人类学对“人”的关注
及其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的适切性
在本体论上,人类学关注的“人”是自然的、真实的、整体的,注重人的信仰、价值、情感、思想、文化等,思想丰富、善于沟通、乐于互助的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个性化的人[[7]];高等教育学关注的“人”更多侧重于学以致用的工具人和知识传承的文化人[[8]]。两者关注的共同对象是“人”,对人的复杂性和创造性的探微有利于弥补高等教育对个体研究的不足,从而更好的为高等教育研究服务。
(一)人类学研究的“多样性”有利于揭示高等教育对象的“复杂性”
长期以来,在评价制度的导向下,高等教育过度重视宏观政策和制度研究,较少关注微观层面的研究。钟名扬以“高等教育”为主题进行相关研究发现,2005-2014年中国学者关于“高等教育”的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政策类研究”和“现代大学制度”的研究,[[9]]其研究目的主要服务于政府决策或院校管理者,很少涉及以学生经验或学术工作等具体和微观层面的研究;别敦荣,王严淞对2015年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述评时也发现,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政策导向鲜明,高等教育研究紧扣政策主题。”[[10]]如何破解高等教育微观研究不足的问题是一直以来的难题。人类学与高等教育学虽然关注的对象都是“人”,但高等教育学主要研究如何遵循教育规律使人更好的接受教育,而人类学则关注人的各个方面,包括心灵与机体以及生存和发展等,这就可以更生动的提示高等教育对象——大学生的复杂性。大学生一般在青年中期阶段,生理、心理特征日趋成熟,开始形成自己独立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自然人逐渐迈向社会人。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影响下,其思想活动充满多样性和复杂性。由于家庭出身的不同,导致不同大学生生存状态差异较大,贫困大学生表现的自卑、脆弱,甚至轻生现象会偶有发生;在物质充裕、道德滑坡的背景下,女大学生遭遇性骚扰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美国大学妇女联合会调查显示,62%的被调查者遭遇过“不恰当”的评论或身体接触[11];在日本校园里,性骚扰现象也非常普遍;国内也经常曝光大学生性骚扰的丑闻。这给大学生心理、身体都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如何有效化解大学生遭遇的生理、心理、社会危机,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难题,由于研究方法的局限性,这一问题始终未曾得到较好的解决。人类学把人看作鲜活的生命个体,在与被研究者——人的互动中,注重情感的沟通、传递与交流,而不是把被研究者视为一个冰冷的工具。人类学注重个体的身心结构特征,例如情绪、感情、本能等,通过对个体生命现象的揭示,来阐明个体生命存在的特殊意义[[12]]。大学生轻生源于内心的恐惧,安全感的过度缺乏等。通过对其知、情、意、人格等方面的研究,深度挖掘其恐惧的认知缺陷、复杂情感、意志问题,以及人格方面存在的不足等,可以进一步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社会因素、教育因素、家庭因素、个体因素等,进而通过个体推广至整体,服务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大学生就业指导等方面。“人类学研究最大的特点就是对‘人’本身的理解,而这种理解是建立在对被研究者的知识和境遇的尊敬之上。”[[13]]苏文亮对上网成瘾的大学生访谈发现,大学生上网成瘾者主要源于空闲无聊、放松需要、交流分享、实际需要、压力困难、刺激暴露、他人邀请和习惯渴求八个类别[[14]],生动揭示了大学生内心活动的复杂性,对于化解当代大学生心理危机,实施大学生心理干预措施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对个体多样性的诠释有利于推动高等教育创新
古典大学观认为,大学是一个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除了知识之外没有别的目的。[[15]]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研究逐渐成为大学的重要职能,并日益成为现代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评判标准。大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进行创新性的学术研究,而创新的主体是“人”,即大学教师和学生。如何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创新性是大学职能的重要体现,它不仅关涉到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关系到大学生的能力培养。人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人类学主要侧重于人的价值取向、信仰观念、思维方式等人生意义的探寻,也即是人的文化存在的探寻[[16]]。人是多样性和复杂性的个体存在,只有在遵循多样性和复杂性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知识的创造与创新。创新能力不足、创造性缺乏是当前高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截至2016年,我国高校研发(R&D)经费投入达873亿元,授权专利为121981件,专利出售2659件,其中教育部直属高校获得35157件专利授权,出售933件,技术转移率不足5%[[17]],如果缺少技术转移,创新也就无从谈起。2015年,《中共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出台,进一步强调了创新的作用。2015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5次会议审议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鼓励高校根据自身实际,发展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科,布局国家需要、支撑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否认,高校是创新的主要载体,高校主要依靠教师和学生实现理论和技术的创新。但如何激发教师和学生创新的积极性是破解创新的关键问题,大多研究多从制度和政策的层面提出了创新的策略和思路,却很少关注教师和学生的个体研究,教师和学生在认知、思维、情感、发展等方面的微观感知。创造性的活动需要自由的学术环境、宽松的学术氛围,自由沟通和交流的学术文化等。阎光才对学术生命周期与年龄关系的研究中发现,学术产出不仅与年龄呈正相关,而且与学者早期经历的重要事件、各种经验、经历都显著相关[[18]]。而人的年龄的生命特征又极其复杂,不仅包括生理年龄(biological age),还包括社会年龄(social age)、心理年龄(psychological age)。也有学者认为学术产出与性别之间存在着重要关系,男性比女性学术产出更高[[19]]。相关研究揭示了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学术群体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不同类型的学术群体其学术创新水平存在着较大差异,同一学术群体不同学科间其学术产出同样存在差异,甚至某一个体,由于其经历、家庭环境、社会关系、制度环境等影响变量的不同也会导致其学术创新的巨大差异。这就需要对学术工作者的复杂性进行深度探微,从而洞察出学术复杂生命周期的学术特征,以便更好的为个体和政策服务。运用人类学对人的价值、信仰、思维方式等多方面的关注,可有效的洞察大学教师和学生认知、行为习惯的复杂性,为其创造适合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自由发展的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从而推动大学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科研方面的创新。
二、认识论:价值多元、平等关系
对高等教育研究的适用性
在认识论的问题上,人类学坚持多元的立场,涉及研究对象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特点,任何政治的文化建构都是对当地文化的曲解;只有对研究对象充分尊重、与研究对象长期生活的基础上进行的平等关系建构,才能获得真实的资料。这种多元性、平民性的价值立场,对高等教育过度追求本质规律的一元主义、对于化解高等教育公平危机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多元认识论可有效化解高等教育一元论的危机
在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研究主要以探讨高等教育的本质为主要研究范式,本质主义的哲学基础是一元论哲学,认为在高等教育内部和高等教育各系统之间存在着普遍的、可以被认知的规律,找到这些规律便可以用来指导实践。沿着这条理路去进行高等教育研究,表现为对高等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探索。本质主义一元论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找出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从而指导我们的实践。然而,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人的认识是有局限的,一切科学和发现都具有历史性和阶段性,都只能无限接近真理,而无法达至真理。人类学研究强调差异性、偶然性和多元主义,运用到高等教育研究上,可以有效弥补高等教育学科建设、课程与教学等方面的不足。由于受本质主义一元论的影响,高等教育没有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理论体系等,其学科存在的合法性一直倍受质疑[[20]]。高等教育大一统的思维方式同样印刻着本质主义的痕迹,其与大学的创造性和独特性是相悖的。当年阿特巴赫宣称“教育学已沦为其它学科的殖民地”[[21]]似乎并不过分。多学科方法的引入有效弥补了高等教育学科合法性的危机,但也再次论证了高等教育学独立研究方法是一个伪命题。多学科研究方法是以多元主义为哲学基础,把其它学科的研究方法运用于高等教育研究的有效尝试,在方法论上补充了研究方法的单一视角。多元主义运用到教学上可以克服教学上的普遍主义倾向,在高校课堂上,教师传授知识统一标准,以讲授为主,而多元主义教学观不仅要求教师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还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大学生不同于中小学生,大学生经过系统的知识学习,已经有了自己的独特思维方式,只有进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才能满足学生个性的发展。近些年来,随着院校研究的兴起,以不同院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个案院校的研究,揭示不同院校发展特色,以丰富多样的面貌呈现了院校发展过程中的不同特性。例如伯顿·克拉克《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通过对欧洲五所大学转型的个案研究,揭示了不同大学在转型中的各自发展路径,丰富呈现了五所地方大学转型中的丰富的样态。[[22]]这一研究范式不同于以往高等教育研究过度追求普遍性和统一性,为我们开启了高等教育个案研究的先河,有效弥补了“一元论”认识上的不足。如王俊《大学组织文化的社会性别逻辑:对一所研究型大学的案例分析》,通过对T大学10位女教师的观察、访谈,丰富呈现了女教师在学术权力、行政权力、男子气概等方面所遭遇的学术性别隔离。[[23]]个案研究是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从每个单一个体开始进行的研究,可以更深度透析各个个体之间的差异,一反规律性、普遍性的认知视角。对当前过度追求高等教育本质与规律的经典学科研究范式是有益的。在实践领域,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同质化倾向较为严重,人类学多元主义的认识论强调院校间的差异性,在院校特色办学、多样办学方面是十分有益的。
(二)人类学“平等关系”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研究
人类学研究非常具有“平民性”,强调从被研究者的立场出发,深入某一区域、长期的观察,记载本地人的某些气质、习惯、礼节、民间故事等,重视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互动与交流,为了研究的需要,研究者把自己当成研究工具,是研究过程中的一分子;同时,研究者又极其尊重被研究者,在研究前征得被研究者同意,研究过程中如果被研究者感到不适或不愿继续进行,研究者都会尊重被研究者的意见而中断研究。这种科学研究中的人文精神在其它学科中是很少见的。一位研究者这样写道:
“这一研究(研究者所进行的田野调查)使我第一次感觉到学术与生活如此贴近,每个人的经历又是如此的精彩。它使我深深地为这一研究方法的人文和平民精神所吸引……我第一次感觉到,做人和做学问竟是如此的统一。”[[24]]
有些情况下,为了研究的需要,研究者会参与其中,成为其中的一分子,在与被研究者的交流中,才能更好的体会被研究者的感受,从而更好的把握被研究者的情感波动、思想变化。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贫富差距问题显得更为突出,这一问题的研究虽是多如牛毛,但有价值的研究并不多见,高等教育公平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人类学“平等关系”有利于走近被研究者,只有与被研究者产生情感共鸣、在感情的深度交流中才能获得真实的资料,只有才和谐、自然、纯净的意境中才能实现对研究过程的真实记载。对高等教育公平的研究多是对弱势群体的研究,弱势群体的情感往往是脆弱的,只有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知道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而不是单纯毫无尊严的经济资助或政策资助。在当前对贫困大学生阶层流动的研究、女大学生性骚扰的研究、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研究中缺少人类学视野,缺少对大学生内心世界的观察与深描。用人类学“推他及己”的眼光,通过移情式理解贫困大学生的处境,就能更充分的理解弱势群体的内心感受,就更有助于保护、维护弱者的尊严。在对女大学生性骚扰的研究中,可以更好的、通过更合适的方式来体验到女大学生对“性骚扰”这一敏感话题的认知,以便更好的实现研究的需要。要了解他们的内心,则只有付诸情感、平等交流的基础上进行,任何政治立场、强势话语都可能破坏研究的最终结果。
三、方法论:田野调查法及其
对高等教育研究的适用性
田野研究指在长期的现场研究中,通过参与某个社会的集体生活,收集关于其传统思想、价值观和习俗的深入而详尽的信息。[[25]]要了解事实的真相需要进行实地调查,只有对那些事实的详细记载和考察,才能把握事情的真相。长期性、参与性、深入性是田野调查的主要特点。[[26]]这与高等教育研究的“宏大理论、书斋范式”是完全不同的,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法可有效弥补高等教育研究重“理论”轻“实证”的研究缺陷。
(一)田野调查法“从下到上”理论建构可有效弥补高等教育研究宏大理论的缺陷
在田野调查中,人类学一般采用“从下到上”,按照归纳的逻辑,建构扎根理论的过程。在研究过程中,注重原始材料的搜集,掌握一手资料,通过“深描”其中的细节,力求全面的展现被研究者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信仰等。由于资料的原始性和真实性,研究者事先没有研究假设,因此在研究过程中会发现一些无法预料的现象,对这些现象进行归纳整理,形成扎根理论。要了解事实的真相需要进行实地调查,只有对那些事实的详细记载和考察,才能把握事情的真相。博厄斯(F. Boas)是运用调查方法进行人类学研究的第一人,他经常把自己的学生赶出实验室,进行田野的实地调查工作。真正开创长期实地调查的当推马林诺夫斯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通过长期在新几内亚和特罗比恩岛的亲身观察和长期生活,深入了解到岛上异族人的生活方式。其实地调查方法对后来人类学的研究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27]]这一研究方法可运用于高等教育研究,弥补高等教育“书斋范式、宏大理论”之不足。人类学注重从“进入田野”开始,通过与研究对象的长期生活获得被研究者的信任,通过亲身的体验感受当地人的风情和生活经验,与高等教育研究的应然追求是一致的。高等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院校治理、院校转型等现阶段研究热点都体现了高等教育研究的实践性导向,相关的宏观政策只有在深入院校基层、深入调查、长期观察、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才是可靠的,只有这种“从下到上”的归纳过程,其建构的扎根理论才是可靠的。才是与高等教育实践导向相一致研究过程。如陈向明的《旅居者和外国人》运用深度访谈、观察等方法对旅美中国留学生的生活、感情的酸甜苦辣进行了一个全方位的解读,是田野研究中较成功的案例。这种田野调查的方法其优点是不用特定的理论来套用资料,其观念和理论是在调查过程中形成的。[[28]]这不同于高等教育先有理论,运用演绎的方法进行思辨分析的程式。归纳法是人类学,也是社会科学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它可以有效的避免教育研究中的宏大叙事,从理论到理论的简单演绎,使教育研究走向一个规范化、科学化的道路。
(二)人类学的微观研究可有效弥补高等教育立体、纵深研究之不足
微观研究是田野研究的一个具体方法,微观研究往往从某一个人、一件小事、小的问题开始,对某一个人在一定情景下的某一表现行为进行深描,可生动揭示一个人物在一定情景下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活动。这一研究运用于一个课堂、一个老师或一个学生的表现,对于课堂教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也可运用于对某一家庭、某个村庄、某个学校的调查,都能生动的重现我们需要了解的个案信息。潘懋元先生认为:“所有的宏观理论、宏观政策,只有通过微观的教学过程才能进入培养的实践。微观的高教研究有赖于宏观的高教研究确定价值,指明方向;而宏观的高教研究成果,只有通过微观的高教研究,才能转化为实践。”[[29]]高等教育是一个系统,它是每个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每个教师和学生的活动都会影响到整个学校的发展变化,这就是典型的“蝴蝶效应”。只有关注每一个小的个体,才能有效的把控整体的结构变化。只有加强对个体学生和教师、对每一个课堂变化的研究,才能更深入了解高等教育整个系统的变化。如沃尔科特所著的《校长办公室里的那个人》(The Man in the Principal's Office)是微观研究的典型案例,研究者以校长这一个体为研究对象,从校长成长的背景、家庭、社区活动、妻子的看法等方面对校长进行全方位的参与观察,通过正式、非正式的接触对校长的行为进行了研究,另外还对校长的工作、社会化的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人种志调查,从而全方位的揭示了一个中小学校长的真实面貌。这一研究虽然并不在高等教育领域,但其研究范式是适用于高等教育研究的,可喜的是,高等教育领域已经出现了类似的研究,王俊《遮蔽与再现:学术职业中的性别政治》,采用人种志的方法,通过观察、访谈、参与生活等,通过对女性学术职业的生存状态的质性描述,诠释了不同阶层女性学术攀爬过程的艰辛。[[30]]微观研究是基于实践基础上的田野研究,运用归纳的范式,本着实践先于理论的原则,可有效弥补宏大理论缺乏实证研究之不足、书斋范式缺乏田野调查之不足,也是高等教育研究走向科学范式的未来趋向。
四、结论与讨论
在本体论上,对“人”的关注是高等教育学与人类学的共通之处,高等教育学更多关注工具的人和理性的人,多从制度或政策的层面设计影响个体发展的外在变量,忽视了微观个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而人类学通过对个体经验、思维方式、心理活动等多样化的主体诠释,凸显了多样化的生命意义和价值,可有效弥补高等教育过度工具理性之不足。在认识论上,高等教育研究过度追求本质主义一元论,忽视了研究对象的多元性、差异性,人类学以发展的、多样化的眼光看待研究对象,是对高等教育过度孤立、片面认识的有益补充。在主客关系的认识上,人类学把研究对象看成一个平等的个体,以他者的眼光与被研究者进行深度交流,有益于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在方法论上,人类学注重从下到上的研究路径,从微观研究开始,在对各类微观变量深度观察的基础上形成扎根理论,对于高等教育研究中从上到下、高屋建瓴式的宏大理论研究是一个有益补充,其实证的研究范式可有效弥补“书斋范式”之不足。
人类学研究方法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已经有所应用,以质性研究为主导的人类学范式也开始为众多高等教育研究者所使用,但由于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小众性”,一直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其研究的外在效度也一直倍受质疑,但并不能因此否认其对于高等教育研究的有益之处。交叉学科的研究是当前也是未来创新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研究的目的在于问题的解决而非加固学科间的壁垒,作为实践性较强的高等教育研究,其研究目的主要侧重于问题的解决,服务于政策和社会。问题导向而非范式导向应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方向和重心,如何有效的借鉴其它学科的研究优势服务于高等教育研究,才是未来高等教育研究的方向和主流,而非加固各学科的自留地。
参考文献
[[1]] 付八军.学科制度改革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对建设高等教育学一级学科的再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7(1):25-28.
[[2]] 刘小强.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学一级学科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7(1):20-24.
[[3]]张应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学的危机与应对[J].高等教育研究,2017(1):8-24.
[[4]] 滕星.教育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本土经验与学科建构[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21-29.
[[5]] 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61-68.
[[6]] 杨小英.教育人类学研究的新进展[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83-87.
[[7]][美] 威廉A.哈维兰等.文化人类学——人类的挑战[M].陈相如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32-42.
[[8]] 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上海:三联书店,2000:15-16.
[[9]] 钟名扬,伦艳华.基于知识图谱软件分析近十年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现状——以CNKI期刊(2005-2014年)数据为例[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94-99.
[[10]] 别敦荣,王严淞.2015年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述评[M].高校教育管理,2016(3):5-11.
[[11]]王俊. 从道德审判走向法治化:对大学校园学术性骚扰的审思[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9):158-164.
[[12]] 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M]. 李其龙,译.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7-28.
[[13]] 王铭铭.西方人类学思潮十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83.
[[14]]苏文亮. 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上网诱惑情景研究[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2):12-17.
[[15]] 纽曼.大学的理想[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13.
[[16]]冯增俊. 教育人类学[M]. 淮阴: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16-17.
[[17]]2016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EB/OL].http://www.moe.gov.cn.2017-03-03.
[[18]]阎光才. 学术生命周期与年龄作为政策的工具[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6(10):124-138.
[[19]]朱依娜,何光喜. 学术产出的性别差异:一个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J].社会,2016(4):53-55.
[[20]]王洪才.高等教育研究的两种取向:本质主义与非本质主义[J].高等教育研究,2012(2):35-40.
[[21]]陈桂生.历史的教育学现象透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344.
[[22]][美]伯顿·克拉克.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8.
[[23]]王俊.大学组织文化的社会性别逻辑——对一所研究型大学的案例分析[J].妇女研究论丛,2012(11):76-81.
[[24]]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9.
[[25]] [美] 威廉A.哈维兰等.文化人类学——人类的挑战[M].陈相如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51-53.
[[26]] 何星亮.文化人类学:调查与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13-14.
[[27]][英]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M].张云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8]] 招子明,陈刚.人类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27-228.
[[29]] 潘懋元.高等教育研究要更加重视微观教学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7):1.
[[30]] 王俊.遮蔽与再现:学术职业中的性别政治[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3.
【文献引用格式】顾拓宇.高等教育研究的人类学理路探寻[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5(01):135-140.
人类学乾坤
主编:徐杰舜、彭兆荣、徐新建
执行主编:佛子
编辑:李菲、林敏霞、王华、小鹏
※ 延伸阅读 ※
点击 文章题目 即可 浏览全文[1]【201731】人类学乾坤丨2017年推文·第一季目录
[2]【201761】人类学乾坤丨2017年推文·第二季目录
[3]【201791】人类学乾坤丨2017年推文·第三季目录
[4]【2017121】人类学乾坤丨2017年推文·第四季目录
[5]【2017151】人类学乾坤丨2017年推文·第五季目录
[6]【2017181】人类学乾坤丨2017年推文·第六季目录
[※]【【2017220】人类学乾坤丨2017年推文·总目录
[1]【2018001·人类学】李亦园丨来自南疆的人类学呼唤
[2]【2018002·教育人类学】赵旭东丨家庭、教育与分离的技术——文化转型人类学的一种视角
[3]【2018003·旅游人类学】尚前浪,陈刚丨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推进共享发展理念路径探索
[4]【2018004·旅游人类学】孙九霞,杨莹丨项目制视角下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困境:方村社区旅游故事
[5]【2018005·旅游人类学】廖婧琳丨平等或从属:旅游参与与女性家庭权力——以西江千户苗寨为例[/url]
[6][url=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NDAzNzU4MA==&mid=2651417242&idx=1&sn=fe532b5eec0fa81ed8a3653bdabdaf7a&chksm=8ba979b9bcdef0afe9918146683a7f6bc73783c846d5b825ff6c04e145fedcf09a84e1c868d9&scene=21#wechat_redirect]【2018006·社会学】赵旭东丨超越社会学既有传统——对费孝通晚年社会学方法论思考的再思考
[7]【2018007·社会学】费孝通丨重建社会学与人类学的回顾和体会
[8]【2018008·社会学】郑杭生丨费孝通先生对当代中国社会学所做贡献的再认识
[9]【2018009·教育人类学】甘永涛,刘倩丨当代中国教育人类学研究热点及其演化的知识图谱
[10]【2018010·道路人类学】孙九霞,王学基丨川藏公路与鲁朗社区的旅游中心化
[11]【2018011·道路人类学】李菲丨从梭坡如何去往东女国:藏彝走廊的道路、行走与地方实践
[12]【2018012·人类学】彭兆荣丨论乡土社会之道路景观
[13]【2018013·人类学】范可丨田野里的“读书人”
[14]【2018014·人类学】徐新建丨异邦的田野:剑桥札记
[15]【2018015·人类学】袁同凯丨在异域做田野:老挝的经历——兼论田野资料的“准确性”与“真实性”
[16]【2018016·教育人类学】袁同凯、宵雪灵丨基础教育中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适应问题研究——以内地Z中学新疆内高班为例
[17]【2019017·人类学】周大鸣、廖越丨聚落与交通:“路学”视域下中国城乡社会结构变迁
[18]【2018018·人类学】青年学者专辑丨李亚:改土归流后酉水流域市镇的发展与分布
[19]【2018019·人类学】关凯丨传统与现代:民族政治的中国语境
[20]【2018020·人类学】青年学者专辑丨丨赵红梅丨论旅游文化——文化人类学视野
[21]【2018021·人类学】青年学者专辑丨张经纬:凉山彝族习惯法中“盗猫案”的人类学解读及其启示
[22]【2018022·教育人类学】彭亚华、滕星:美国教育人类学研究主题的重心变化与发展
[23]【2018023·人类学】黄春宇丨从传统走向复兴:写在复旦大学人类学系成立之际
[24]【2018024·人类学】周大鸣、张恩迅:湖南人在老挝的迁移与适应研究
[25]【2018025·霞客游思】郭锐:中甸乡村——变化中的藏地
[26]【2018026·社会学】青年学者专辑丨丨杨渝东丨和弦与变奏:孙本文文化社会学与黄文山文化学之比较
[27]【2018027·人类学】张文义:触动人心的人类学
[28]【2018028·人类学】书海悦读丨徐新建:以本土连接世界——徐杰舜教授《人类学的中国视野》序
[29]【2018029·人类学访谈】张经纬/问,蒋炳钊/答:蒋炳钊教授访谈录
[30]【2018030·教育人类学】冯增俊:论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主题
[31]【2018031·人类学】丁宏:中国妇女人类学研究管窥
[32]【2018032·人类学】周大鸣,龚霓丨海外研究:中国人类学发展新趋势
[33]【2018033·人类学】张杰丨周大鸣、田阡话说:在实践中推动应用人类学研究
[34]【2018034·人类学】青年学者专辑丨丨陈亮丨以势谋地:移民的城市生存空间和生计策略
[35]【2018035·人类学】王逍:社区营造视野下的浙南畲族乡村经济发展路径与实践
[36]【2018036·教育人类学】钱民辉:从“意识三态观”看国家知识、民族教育与文化身份的关系
[37]【2018037·人类学】赵旭东:人类学家要捕捉文化转型中的不变性
[38]【2018038·学术资讯】小鹰计划:2018乡村改造计划招募
[39]【2018039·文学人类学】徐新建,王艳丨格萨尔:文学生活的世代相承
[40]【2018040·人类学】青年学者专辑丨段颖:马来西亚的多元文化、国家建设与族群政治
[41]【2018041·教育人类学】张阳阳丨双语教育实施的困境与可能:基于“意识三态观”框架的讨论
[42]【2018042·田野茶坊】郭志超丨谈谈议论文
[43]【2018043·田野茶坊】郭志超丨治学的心之用
[※]【2017150·学术资讯】2018第十七届人类学高级论坛·第一号通知
※ 温馨提示 ※
欢迎您访问“人类学乾坤网:www.ca101.cn”,微信公众号:ca101cn ,微信公众号投稿信箱:ca101@qq.com。
您可向公众号:ca101cn,分别回复关键词:费孝通,岑家梧,李亦园,乔健,王明珂,徐杰舜、周大鸣,彭兆荣,徐新建,范可,张小军,王铭铭,景军,陈志明,滕星,麻国庆,赵旭东,关凯,孙九霞,刘珩,段颖,等,将收到这些学者的相关学术文章。
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