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业大学bbs论坛

热搜关键字: 活动 交友 discuz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杏坛人物‖朝圣者的灵魂

[复制链接]

117

主题

171

帖子

77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7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7 10:53: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何订阅我们?
直接搜索微信号【hunanjiaoyu2014】
  在湖南文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汪永琳的办公室里,凤尾竹风姿秀雅,书籍满架。
  汪永琳四十多岁,个头不高,剃着平头,白皙的脸上嵌着一双睿智的眼睛。他不是一个善于言谈的人,但看得出来,他对他的“老伙计”计算机用情颇深。
  2008 年7 月,汪永琳担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决意要将学院办出自己的特色。
  汪永琳从教师队伍建设入手。学院除了每年利用暑假派教师外出学习之外,更对参加课程进修的老师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减轻工作量。从2008 年起,学院免费提供场地,成立了8 个教师工作室,承接软件开发业务。这些工作室都是一两位老师带着十来个学生进行操作。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上手特别快,对就业大有帮助。事实也是如此,计算机学院学生就业率在全校一直处于前列。在汪永琳的精心运作之下,57 名教职员工中,90%以上的拥有硕士学位,已形成一支由教授、副教授、博士、硕士等组成的学术梯队。
  近年来,汪永琳主持的《RFID 芯片研究》等多项省级课题已结题,发表在核心刊物上的论文就有十多篇。他谦和地说:“这不算什么,作为院长,应更多地为老师提供发展的平台。”2012 年上半年,学院39岁的潘梅森老师想申报省级青年骨干教师,而汪永琳则认为潘老师可能更符合“更高一级”的省级学科带头人的评审要求。于是,汪永琳建议潘老师更大胆一点,直接申报省级学科带头人,而省级青年骨干教师的评选可以给更年轻的聂方彦博士去试一试。可是,面对激烈的竞争,潘老师一心求稳,不愿冒险申报级别更高的学科带头人,对汪院长的提议颇有怨言;聂老师则刚博士毕业,感觉自己经验不足,对申报省级青年骨干教师也没信心。怎么办?汪永琳替他们分析形势,鼓励他们,还帮助他们准备材料,最终他们双双顺利通过评审。
  去年10 月,汪永琳下班途中不慎跌倒,导致右脚脚跟粉碎性骨折,他的脚跟被植入钢板和11 颗钢钉,这意味着未来的五个月里他必须卧床休息。但他心系学院工作,病休期间其实只是换了一个办公地点,院里的津贴分配等重要事项都是在他的病床前讨论的。
  对于教育教学工作,汪永琳也是非常上心。
  谈及他的教学,汪永琳向记者讲述了他的梦想,“我在刚开始学习计算机编程的时候遇到了各种问题,如果找不到解决方法,我就会觉得非常苦恼。成为专业教师之后,我就有一个梦想,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帮助学生解开学习中的困惑。”梦想虽然朴实,却彰显着一名教师高度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汪永琳主动将课堂延伸到课外。现在,他的办公室随时为学生敞开着。在这里,除了日常课件、作业等,他会与学生分享专业学习体会,并带着老师们制作了许多视频教学内容供学生下载学习。
  佘青是找汪永琳解题的一名“活跃分子”,当时他报考湖南工业大学的研究生,《数据结构》上弄不懂的问题没有少麻烦汪老师。佘青告诉记者:“和汪老师打交道多了,我觉得和他的距离更近了,无论是在课堂或是课后学习过程中,他似乎时时陪伴在我们身边。”
  作为一名“提问达人”,现在已在深圳华为当上工程师的刘娟起初学习C 语言时并不顺利,在汪永琳的建议和鼓励下,她积极与老师交流学习体会,探讨结题思路。随着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迎刃而解,她的C语言水平不断提升,在专业学习中也变得更自信。
通讯员 汪华
最新的内容请参阅2015年6月出版的《湖南教育》杂志
 

                                                               
文章点评


回复格式文章名(喜欢)  
                  文章名(不喜欢/原因)  
                                                               

关注“湖南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不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京ICP备110222211号-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