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业大学bbs论坛

热搜关键字: 活动 交友 discuz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坛活动 | 六名院士与专家齐聚,分享工程管理创新与工程哲学

[复制链接]

110

主题

167

帖子

74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4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7 10:53: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国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

9月20日(本周日),八名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与专家组成的顶级工程智库,齐聚同济大学,将举行一场工程管理创新与工程哲学的盛宴。

欢迎有志于在中国工程管理、创新领域的青年才俊,参加此次活动,聆听大师们的最新研究成果,获取最前瞻的思维。

论坛日程

2015年9月20日(周日)
8:00-17:00
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129礼堂

8:30会议开幕、致辞
同济大学校领导
孙永福院士,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主任
8:45哲学视野中的工程
殷瑞钰 院士
9:30工程管理创新的若干思考
何继善 院士
10:15“互联网+”: 破坏性创新,是一场产业、经济与社会的变革
郭重庆 院士
11:00石油化工重大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新
王基铭 院士
11:45专题讨论:新形势下工程管理创新
殷瑞钰院士、何继善院士
郭重庆院士、王基铭院士
午餐
13:00工程思维和工程知识的若干问题
李伯聪 教授14:15青藏铁路工程管理创新实践
孙永福 院士15:10工程管理学科发展战略思考
汪应洛 院士15:45工程教育与卓越工程师
丘亮辉 教授16:30专题讨论:工程哲学思想在实践中的应用
李伯聪教授、孙永福院士
汪应洛院士、丘亮辉教授16:50大会总结

主讲人介绍

王基铭 院士
出生于上海市,曾任上海石化股份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中国石化总公司副总经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副董事长。现任中国企业联合会特邀副会长,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会长,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执委会委员,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委资深委员,华东理工大学校董事会主席、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基铭院士在长期的石化工程建设实践中,提出了适合我国炼油化工工程建设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以及管理模式;不断推进工艺技术和设备的国产化;率先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应用到世界级石化工程。在天津等中型乙烯的扩能改造中,大胆决策采用自主开发的乙烯裂解炉和分离技术,并得到成功应用;推进中外合作开发并推广应用大型裂解炉和分离技术;组织大型关键设备国产化攻关,实现国产裂解气压缩机、丙烯和乙烯压缩机、加氢反应器等重大石化装备的首次工业应用,开创了国内成套技术进入当代世界级大型石化工程先河。
丘亮辉 教授
广东大埔人。教授、研究员。现任国际易学联合会荣誉会长 、中国工程哲学委员会副理事长、太湖书院总顾问。1957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金属热处理专业。1960年毕业于中共中央高级党校自然辩证法研究班。主要从事北京科技大学(原北京钢铁学院)自然辩证法和冶金史的教学和研究。历任自然辩证法教研组组长、冶金史研究室主任、党委宣传部长,1985年调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任副秘书长,1986年起任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主编《自然辩证法报》、《自然辩证法研究》。主编有《中国冶金简史》(合作)、《技术史研究》、《周易与自然科学》、《国际易学研究》等。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国家教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89年以后从事周易(中国古代的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起参加工程哲学研究。
孙永福 院士

铁路工程专家。历任郑州铁路局工务处技术员,铁道部第二工程局技术员、工程师、副科长、副处长、代处长、副局长、党委副书记、局长,1984年12月任铁道部副部长、党组成员,1996年1月任铁道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2001年5月任青藏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正部长级)。2006年9月离任。中共十四、十五大代表,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十一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铁道学会理事长。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孙永福院士长期从事铁路建设技术和管理工作。著有《铁路建设管理论集》,主编了《中国铁路建设史》,以及《衡广复线》、《京九铁路》等工程总结。发表了《青藏铁路建设管理创新与实践》、《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工程的研究与实践》、《运用系统原理建设京九铁路的成功实践》、《京九铁路对客货运输及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铁路建设》、《对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思考》、《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运输体系》、《高速铁路:成功与挑战》等文章。
何继善 院士
湖南省浏阳县人。应用地球物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科协主席,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学部副主任,原中南工业大学校长。湖南省科协名誉主席。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美国勘察物理学家(SGE)协会终身会员。
何继善长期致力于地球物理理论、方法技术及观测系统的研究,主持完成了四十余项重大科研项目,发表专著及论文100余篇,取得各种专利多项,获国家、省部级奖24项。其中“我国双频激电研究与应用”1995年获中国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生产矿山地地质地球物理研究”1999年获中国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年,何继善院士创立了流场法堤坝管涌渗漏探测理论,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批能在汛期恶劣环境下准确探测堤坝管涌渗漏入口的仪器设备,并在十多个省取得成功应用。
李伯聪 教授
河南禹县人,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技哲学博士点学术带头人、资深教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社会学会工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史学会工程史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主编,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与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著作有《人工论提纲》(1988年)、《高科技时代的符号世界》(1999年)、《工程哲学引论》(2002年)、《工程社会学导论》(2010年)、《选择与建构》(2010年)、《工程哲学和工程研究之路》(2013年)等。
汪应洛 院士
管理科学与管理工程专家。曾任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管理工程学科评审组召集人,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现任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汪应洛院士长期致力于我国管理工程、系统工程和工业工程学科的发展及融会贯通。是我国第一位管理工程学科的博士生导师和博士后流动站导师,已培养硕士、博士120余名及一批优秀的博士后。出版著作23篇、教材21部、发表论文300余篇。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1项。
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7年参与主编中国首部《工程哲学》著作,2008年荣获第七届光华工程科技奖,2012年荣获系统工程终身成就奖。2013年10月主编出版《工程管理概论》——工程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材。2015 荣获复旦管理学终身成就奖。
郭重庆 院士
甘肃省兰州市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设施规划与设计及产业发展战略专家。上海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副主任。先后兼任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工大、合肥工大、山东工大等校教授,并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成组分会顾问,河南省科协名誉主席,河南省机械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副主任。
郭重庆院士长期从事工程项目的设计、咨询及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先后承担30多项国家及部重点建设项目总设计师工作。他承担的世界银行第一个工业项目(上海机床项目)总设计师,以及主持的中国工程咨询机构首次独立承担的世行沈阳工业改革项目可行性研究,为中国工业的技术进步做出了贡献。他被中国国务院建设部授予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
殷瑞钰 院士
1935年生于江苏苏州。中国著名钢铁冶金专家。1957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历任唐山钢铁公司总工程师、副经理,冶金工业部总工程师、副部长,钢铁研究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学部主任、工程管理学部主任等职。现任中国金属学会名誉理事长,钢铁研究总院名誉院长等职。
他长期从事科技和发展战略研究工作,特别是对90年代中国钢铁工业技术进步的战略选择和有序推进作了大量工程技术和理论研究工作;大力推进了连续铸钢等多项关键共性技术的全国性突破。著有《冶金流程工程学》、《冶金流程集成理论与方法》、《工程哲学》、《工程演化论》等著作。

主办单位

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  
同济大学
承办单位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上海市中国工程院院士咨询与学术活动中心
苏州太湖书院

报名方式
点击底部"原文链接"进行在线注册。

地铁10号线同济大学站1号出口,进同济大学正门后第一路口左转。





关注同济大学MBA请点击顶部"同济大学MBA"项目还可以通过朋友圈,分享给你身边的好友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京ICP备110222211号-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