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小地按 2015年度绿色建筑设计大赛即将拉开序幕,现全球启动报名!本届赛事仍以创造绿色节能环保空间作为设计主旨,招商地产将以丰厚大奖来奖励探索绿色建筑路上的同道人。报名时间截至6月30日,快来参与吧!
一、竞赛宗旨在资源日益紧缺、环境持续恶化的现代社会,构建绿色节能环保空间;在支离破碎的城市空间,体现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建筑理念;在建筑学科教育体系,培养和激励学生在绿色、可持续建筑方面的创新设计能力,是绿色建筑设计大赛秉承的宗旨。竞赛要求参与者深刻理解绿色建筑,探讨绿色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关注绿色建筑对人文、社会教育方面的影响,推动社会的可持续良性发展。
二、竞赛项目&设计要求本次竞赛设计项目为:“招商·海公馆小学”。
设计项目本着服务周边区域居民和适龄儿童,以“人性化、可持续、绿色环保”为设计理念,以“布局紧凑、功能完善”为设计要求,以周边适龄入学儿童为核心服务群体,兼顾配合区域内居民的社区生活。本次大赛主打“创意构思+绿色健康”的路线,通过多元化设计,充分满足在校学生学习和生活需求,营造一个人性化、本土化、有特色的学校。项目设计方案应体现新时代、健康安全、绿色生态的标杆型绿色建筑。通过设计招商·海公馆小学,形成示范效应。
本项目以“招商·海公馆小学”为暂定名,参赛者可根据自身设计情况给项目另起名称。
三、组织机构主办单位:
招商局地产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清控人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国际铜业协会(中国)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指导单位: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建筑技术专业委员会
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
承办单位:
北京清大卓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杂志
国际金属太阳能产业联盟(IMSIA)
特邀参与单位:
深圳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深圳市博万建筑设计事务所
梁黄顾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公益支持:
招商局慈善基金会
四、支持媒体支持媒体:
《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建设科技》、《AT建筑技艺》《新建筑》、《世界建筑导报》、《建科之声》、《中国房地产报》、《住区》、《世界建筑》等
支持网络:
中外绿色人居网/Ghabitat.org、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杂志网/Ecgbnet.com、国际金属太阳能产业联盟网/Imsia.cn、友绿网/iGreen.org、建筑畅言网/Archcy.com、非常设计师网/招商地产主页(wwwNaNpd.cn)、新浪网、搜狐网、腾讯网
支持机构(排名不分先后):
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重庆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央美术学院、昆明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深圳大学、华侨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20余家院校和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等设计研究单位。
五、参赛对象和形式1.参赛对象:国内外各高校在校学生、国内外相关科研、咨询和设计单位。
2.报名要求:高校学生以1~6人结成小组参加,每小组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学生参赛必须有指导老师参与指导完成。
六、竞赛流程1.报名截止:
2015年6月30日(报名免费)
报名方式:
报名表下载、报名邮箱:ecgbnet@163.com
备注:报名表发送后,工作人员会发送报名成功回执,确认报名成功。相关事宜可电话咨询,详见联系方式。
2.方案征集:
2015年8月31日之前,发送竞赛方案电子版到指定邮箱,并将参赛图纸邮寄到指定地址(以当地寄出邮戳为准)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东区甲1号东塔22层,北京清大卓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邮编:100085
备注:在邮寄封面左下角应注明“2015年绿色建筑设计大赛参赛作品”字样,并注明是否参加太阳能专项竞赛。如果参加该专项竞赛,除满足绿色建筑设计的要求外,还需满足太阳能专项设计的要求,并且在设计成果中对太阳能设计有专篇说明。
3.方案评审:2015年9月~10月
(1)格式审查:竞赛者提交作品后,由工作委员会成员进行格式审查。包括作品的完成度和署名是否符合规定等等。
(2)网上初评:格式审查合格的作品提交学术评审专家进行网上初评,根据任务书要求和作品完成情况确定入围作品。
(3)入围作品会评:学术委员会成员(超过半数)集中工作,对入围作品进行讨论、评审和打分,确定最终获奖方案。
备注:评审实行编号式管理,参赛者姓名等信息不出现在送审材料上,严格保证评审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4.获奖发布及颁奖时间:2015年11月
颁奖仪式在2015年“第十二届中外绿色人居论坛”上举行。
七、评审标准1. 绿色建筑设计大赛评审标准
(1)参赛作品需符合本竞赛任务书的内容;
(2)鼓励创新,作品体现带有独立思考的原创特点,特别是将绿色建筑技术的运用转化为原创设计构思。
(3)应充分体现绿色建筑理念,思考城市、建筑与人的行为的关联,体现绿色建筑技术、地域生态特征和可实施性原则。
(4)在科学合理、技术可行的前提下,设计理念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不能局限于满足绿色建筑技术的规范。
(5)参考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公共建筑)三星级要求;
2. 太阳能建筑设计专项竞赛评审标准
(1)参赛作品需符合本竞赛任务书的内容;
(2)鼓励创新,作品应体现原创性,综合美观和实用性;
(3)设计作品应满足国家有关技术规范规定和实用功能要求,使用的建筑技术和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应具有适配性;
(4)作品中应充分体现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对降低建筑使用能耗的作用并具有实施性;
(5)作品中应对太阳能热利用系统进行单独的分析计算,建议采用相关软件辅助设计。
(6)作品应充分体现太阳能热利用设备与建筑设计之间的融合,鼓励将太阳能热利用设备设计为建筑的构建之一,构件化、模块化;
(7)作品应在经济可行、技术可靠、系统安全易用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八、奖项设置1.绿色建筑设计大赛总奖金额16万元,其奖项设置为:
奖项
| 奖金额度
| 数量
| 一等奖
| 60,000
| 1
| 二等奖
| 20,000
| 2
| 三等奖
| 10,000
| 3
| 优秀奖
| 3,000
| 10
| 2.太阳能建筑设计专项竞赛总奖金额约4万元,其奖项设置为:
奖项
| 奖金额度
| 数量
| 一等奖
| 10,000
| 1
| 二等奖
| 6,000
| 2
| 三等奖
| 3,000
| 5
| 特别奖
| 1,000
| 最易实施、最具想象、工程应用各1名
| 3.优秀组织奖
为感谢高校对本次大赛的支持,大赛组委会特设优秀组织奖。评选采取计分制,大赛组委会根据学校实际参赛并提交作品的数量计算最后总得分,按排名先后确定获奖高校。
4.获奖者由竞赛主办方颁发获奖证书和奖金,获奖者将有机会在国内外顶尖建筑设计机构实习并推荐到招商地产工作。
5.竞赛获奖方案由支持媒体正式出版发行。
6.获奖团队需派代表参加颁奖典礼,否则视为自动放弃奖项。
玖、评委会成员评审委员:竞赛评委会主任拟由国际著名绿色建筑专家托马斯·赫尔佐格教授担任,其他评委由国内外业界知名专家以及各大院校的教授担任。
十、技术支持为确保参赛团队提交作品的质量,深入理解绿色建筑一体化的概念和实践,在整个竞赛期间,组委会将为参赛团队提供必要的,力所能及的技术支持,具体包括:
1.讲座:如参赛团队所在高校邀请,组委会可视情况安排或推荐绿色建筑方面的专家到贵校举办讲座,系统介绍绿色建筑设计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典型案例。
2.视频:参赛团队可到友绿俱乐部(http://www.igreen.org/home/)查询历届相关的案例视频、技术讲座视频等。
3.答疑:参赛团队也可通过QQ群:78754867(LEED GA China Group)、451236649(2015绿色建筑设计大赛)询问竞赛组织相关细节,但技术问题请到实名社区交流:友绿俱乐部(http://www.igreen.org/home/)注册,加入“设计竞赛”群组。交流社区也有往届获奖团队的经验分享,技术总结,获奖作品案例介绍等。
十一、版权说明所有获奖方案的设计版权和使用权归承办单位所有,获奖设计人员不得将自己的设计方案另投他处。参赛资料一律不退还,请参赛者自留备份。本次竞赛的最终解释权为竞赛组委会所有。
十二、联系方式联系人:杜媛媛
电话:(010)82819549/13120204696;
传真:(010)62771154
邮箱:ecgbnet@163.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东区甲1号东塔22层,北京清大卓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邮编:10008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