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业大学bbs论坛

热搜关键字: 活动 交友 discuz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母校新闻】哈尔滨工业大学九月新闻快讯

[复制链接]

117

主题

171

帖子

77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7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7 10:53: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9月1日至2日,校长助理徐晓飞代表我校参加了在贵阳举行的“第七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式,并在“2014中国-东盟高校校长国际合作论坛”上发言。
  本次论坛主要由卓越大学联盟(E9)成员和东盟8所高校参加,包括泰国玛希隆大学和朱拉隆功大学。徐晓飞就国际合作交流和工程人才培养方面作了发言,主要介绍了我校在国际化方面的一些措施和目前国际学生的情况,并欢迎东盟高校学生来我校学习。

  2,9月1日至3日,由我校承办的首届中国大学生新材料创新设计大赛在校举行。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台湾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82所高校的325项创新设计作品参加了大赛及成果展,其中180项作品入围决赛。
  我校学生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3项,材料学院费维栋教授获优秀指导教师,我校获优秀组织奖。

  3,9月10日至12日,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大卫·格罗斯教授和美国匹兹堡大学物理天文系韩涛教授一行访问我校。校长周玉会见了大卫·格罗斯一行。
  访问期间,大卫·格罗斯先后与理学院物理系师生座谈,参观了哈工大博物馆,参加了我校牵头的“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设施”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简称“大科学工程”项目)会谈,并为师生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大卫·格罗斯受聘我校名誉教授和大科学工程顾问委员会顾问。韩涛教授受聘我校首席学术顾问。

  4,中美青年高峰论坛于9月11日在上海落下帷幕。我校第六届研究生“十佳英才”获奖者、计算机学院2014级博士生常琳应邀参加了论坛。
  在青年分论坛环节,常琳不仅作为“经济发展与科技生活”分论坛的主席,还结合自身学科的情况作了题为《智能机器人改变人类生活》的分论坛主报告,用精彩的英文演讲为大家介绍了人工智能在机器人技术领域的进展及新应用。

  5,9月11日至14日,由我校承办的中国物理学会2014年秋季学术会议在哈召开。会议开幕式在国际会展中心环球剧场举行。黑龙江省副省长孙东生、我校校长周玉、中国物理学会会议组委会召集人王牧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
  周玉在致辞中介绍了我校及物理学科的发展情况。他说,创新是国家强盛之基、民族进步之魂,正是科学技术的一次次创新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希望通过本次会议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在广泛、深入的交流中激发新思想、新观点,助推中国物理学的新发展,同时也拓宽学校的办学思路。

  6,9月12日,记者从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悉,我校理学院化学系李欣教授课题组与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利昂• 斯皮西亚教授合作开展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相关工作近期取得重要进展,最新研究成果《十八烷基三氯硅烷表面改性调控基于水系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电子复合》于近日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Chem.Int.Ed.2014, 53,6933-6937.)上。
  论文第一作者为李欣教授与利昂• 斯皮西亚教授指导的中澳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董存库。该研究得到了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和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的资助。

  7,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结果揭晓,我校出版社《解析数论基础》、《二次调节流量偶联静液传动技术》两种图书入选。全国仅有150种图书入选该项目,其中大学出版社仅有25种图书入选,黑龙江省仅有我校出版社两种图书入选。

  8,第14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近日在京举行。我校代表队共获3枚金牌、5枚银牌、2枚铜牌,获男子团体总分第5名、女子团体总分第14名、男女团体总分第11名。姜来、刘展铭、赵海亮分别在男子400米栏、男子800米、男子标枪3个项目上夺得金牌。

  9,为进一步加强中英两国高校在建筑教育领域的深入合作与交流,9月15日至26日,由中国建筑学会和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共同主办、我校承办的2014中英高校建筑学生工作坊在校举行。
  校长助理徐晓飞在开幕式上致辞。包括我校在内的中英9所高校37名师生参与了本次工作坊。活动期间,我校陆明副教授和郭子祎、洪烽桓、游泽浩3名学生与其他高校师生一起混合编成6个小组,就哈尔滨火车站北区域城市设计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研讨,并形成了丰硕的设计成果。

  10,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我校建筑学院徐苏宁教授荣获“全国优秀城市规划科技工作者”称号。
  徐苏宁教授现为我校博士生导师、城市设计研究所所长、城乡规划学学科带头人,历任建筑设计教研室主任、建筑系副主任、建筑学院副院长兼城市规划系系主任,兼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城市设计专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黑龙江省城乡规划委员会委员、哈尔滨市政府专家咨询顾问委员会委员、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完成30余项科研项目和课题,获得黑龙江省建设厅各类优秀设计奖10余次,在国内外期刊、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文章90余篇,出版专(译)著12部。

  11,近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关于设立第四批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有关问题的通知》,我校以优良的办学传统、完善的学科体系、丰硕的学术成果、雄厚的师资力量以及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领域丰富的实践经验成功获批为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12,9月16日,在郑州举行的第九届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上,我校与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联合建立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入选全国示范性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
  我校材料工程领域谢文才,动力工程领域樊险峰、覃大清,工业工程领域王子生,机械工程领域陈济轮荣获“作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机械工程领域李德友荣获“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

  13,第九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日前落下帷幕。经过两天紧张激烈的角逐,我校4支参赛队伍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的优异成绩。
  经过全国八大赛区2000多支队伍参与的分赛区决赛,最终204支队伍入围全国总决赛。“哈工大-创意305代表队”突出重围,成为创意组最具技术性、观赏性的队伍。代表队以“游乐园”为主题,单边双轮行驶、单轮小车保持平衡、过山车、小车追逐等形式让人眼前一亮,在专业评委及现场学生评价中均名列前茅,获得全国第一名的好成绩,荣获国家一等奖。“哈工大航天福道-霹雳游侠代表队”以优秀的方案、精彩的讲解、完美的回答赢得评委们的好评,获得全国第二名,荣获国家一等奖。

  14,2014 TI 杯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日前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在总决赛中,我校电信学院的“韶韵队”凭借智能寝室作品荣获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的唯一特等奖并获TI杯。
  “韶韵队”的4名成员都来自电信学院2013级电磁场与无线电技术专业1305501班。在邱景辉教授的指导下,队长崔业璞和王长磊、唐浩誉、陈昂在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内完成自学专业软件,利用物联网技术将智能家居概念带入学生寝室,通过简单的实验室设备开发基于单片机系统的包括门禁、中控、室内外传感器包、键盘单元、调光灯等硬件,成功实现对寝室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的自动化调控,并实现刷卡门禁、自动化防火防盗、图形界面控制、互联网消息推送、根据寝室内色温自动光补偿等多项智能化控制。该作品不仅具有创新性,而且结合校园生活极具实用推广价值。

  15,9月18日至9月21日,校长助理徐晓飞率代表团出席了在西安举办的第五届中欧工程教育研讨会,并作了题为《通过工业合作和国际化项目提升学生工程领导力》的演讲,介绍了我校双学位项目。   
  中欧两国24所高校参加本届中欧工程教育研讨会。与会者围绕中欧工程师博士生院及硕士生院等相关议题进行了探讨。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陈盈晖、国家留学基金委副秘书长张宁、欧盟驻华代表亚历山大·勒曼及中欧工程师教育联盟代表圣托-维克多分别发表演讲,阐述了中欧合作的历史及可能对中欧合作提供的支持。

  16,9月18日,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激光技术系主任、弗劳恩霍夫激光技术研究所副所长英格玛·科尔巴萨(Ingomar Kelbassa)教授受聘我校客座教授仪式在行政楼121会议室举行。副校长安实为英格玛·科尔巴萨颁发聘书。
  英格玛·科尔巴萨教授在激光增材制造领域有13年的研究经历,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他表示非常荣幸能成为哈工大客座教授,希望尽快开展在相关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哈工大的学科发展作出贡献。

  17,9月19日下午,哈工大教育发展基金会纪念奖牌颁发仪式在行政楼616会议室举行。深圳市开立科技有限公司向基金会捐赠100万元,用于航天学院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基金会理事长、校党委书记王树权为捐赠单位代表颁发捐赠纪念奖牌、证书和教育贡献奖牌。基金会副理事长、校友总会副会长崔国兰宣读颁发决定。
  深圳市开立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文平在讲话中介绍了公司的基本情况,表示愿意支持学校建设,并希望学校也能够在今后为公司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18,9月21日,第二届全国管理案例精英赛(2014)全国总决赛在北京科技大学落下帷幕。经过激烈角逐,我校MBA代表队获得全国总冠军。我校经管学院惠晓峰教授获得最佳教练奖。
  全国管理案例精英赛被业界认为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分布面最广、竞赛制度最规范、水平最高的全国性管理案例大赛。本届大赛由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中国管理案例中心联盟和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管理案例研究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吸引了全国68所院校的352支队伍参赛。比赛历时半年,3000余名MBA学员经过校园突围赛、九大分赛区晋级赛的重重考验,最终16支队伍脱颖而出,进入全国总决赛。

  19,9月21日至24日,由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主办,圣彼得堡国立信息技术、机械学与光学大学,同济大学,鲍曼莫斯科国立技术大学和我校共同承办的“2014-阿斯图相聚圣彼得堡活动”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市举行。中俄双方30余所高校、近200名师生参加会议。
  本次活动旨在促进联盟建设发展,全面配合“2014-2015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探讨中俄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方向。圣彼得堡国立信息技术、机械学与光学大学校长瓦西里耶夫,中国驻圣彼得堡总领事馆教育领事蒋中亮,圣彼得堡市教育与科学委员会主席马克西莫夫,黑龙江省教育厅厅长徐梅,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俄方常设主席、鲍曼莫斯科国立技术大学校长亚历山大罗夫,我校副校长任南琪等在开幕式上致辞。任南琪在致辞中希望参加本次活动的中俄青年朋友充分利用联盟内高校优势平台资源,互通有无、互学互鉴、增进友谊、共同成长,把自己的梦想融入推动中俄两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事业中来,开创中俄关系的美好明天。

  20,9月21日至27日,在葡萄牙召开的国际水协会大会上,我校冯玉杰教授当选国际水协会会士(IWA Fellow)。会议期间,冯玉杰教授参加了国际水协会组织的会士系列活动,并接受了国际水协会主席格兰·戴格和即将接任国际水协会主席的赫尔穆特·克洛斯授予的证书和徽章。
  据了解,作为国际水领域规模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全球国际组织,国际水协会(IWA)目前在全球共有145名会士,中国的7名会士中,我校占两席。冯玉杰教授是继2011年任南琪院士当选后的我校第二位当选学者,这也标志着我校在水资源与水环境领域的学术影响和科学研究水平再次得到国际认可。

  21,9月22日,第五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和先进集体表彰大会在京举行。航天学院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荣获“全国杰出人才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所长孟松鹤教授作为获奖代表参加了表彰大会。
  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成立于1989年,现拥有专职人员60人,其中教授25人、副教授19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5人、国家杰青4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和教育部创新团队等。研究所长期坚持立足航天、服务国防,用力学的新理论和新方法解决国家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在热防护、轻量化、多功能与智能材料和结构等方面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励7项,出版专著10余部。

  22,9月22日下午,盐城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朱克江,副市长张京麒一行访问我校,并在科学园国际会议中心与我校签订“盐城市人民政府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校党委书记王树权出席签约仪式。
  根据协议,双方将深化在环保及水处理领域的科研合作,加强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的协同创新,为实现盐城饮用水安全保障、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共享科研平台建设,利用双方在市场需求、科技创新和人才储备上的现有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为重大技术突破和地方水环境质量改善提供基础支撑;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发挥各自在环境领域教育及人才培养优势,促进双方科学研究和工程管理人员的快速成长,提升人才队伍水平。

  23,日前,学校组织召开了创建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学研讨会。学校领导班子全体成员,院士黄文虎、刘永坦、谢礼立、李圭白、王仲奇、张杰、蔡鹤皋、杜善义、张乃通、王子才、秦裕琨、赵连城、陈予恕,老领导杨士勤、吴林、李生、何钟怡、孙和义、景瑞、强文义、刘家琦、李绍滨、崔国兰参加会议。
  与会老领导和院士对学校近年来的发展和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围绕推进学校综合改革,紧密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分别作了发言,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大学文化、校园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
  学校领导班子对老领导和院士多年来给予学校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同时表示将对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研究、积极采纳,推动学校更好、更快发展,早日实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

  24,由国际测量与仪器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联合主办,我校和国际测量与仪器委员会等承办,国际光学工程学会和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等协办的第九届精密工程测量与仪器国际学术会议(ISPEMI2014)日前在湖南长沙举办。
  我校超精密仪器工程研究所所长谭久彬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并主持会议。

  25,9月26日,2013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在京召开,全国及各科研机构发表的SCI、EI、CPCI-S、SSCI和专利等数据揭晓。我校发表科技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均在全国高校名列前茅,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所属高校居第1位。
  在自然科学方面,我校SCI论文2620篇,比去年增加275篇,居全国高校第11位;EI论文3416篇,比去年增加347篇,居第3位;CPCI-S论文844篇,比去年增加19篇,居第2位。“表现不俗”论文933篇,比去年增加255篇,居第12位;SCI学科影响因子前1/10的期刊论文411篇,比去年增加194篇,居第8位;作为第一作者国际合作SCI论文639篇,比去年增加205篇,居第6位。SCI论文数量在材料科学领域稳居第1位;数学领域居第2位,较去年提升1位;物理学领域居第6位,和去年持平;环境科学领域从去年的20位之后提升至今年的第14位。我校在2004~2014年SCI论文被引用次数处于世界前1%的高被引论文为243篇,居全国高校第9位;热点论文17篇,居全国高校第6位。苏晓杰、唐漾、吴立刚和张立宪等发表的4篇论文入选2013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仅次于北京大学、浙江大学(6篇)。
  在社会科学方面,我校发表SSCI论文51篇,比去年增加23篇,居全国高校第20位,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所属高校居第1位。
  在专利方面,根据《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数据库》(DWPI)统计结果显示,2013年我校获授权专利791项,居全国高校第5位,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所属高校居第2位。

  26,9月26日,第15次全国建筑技术学科学术研讨会暨国际绿色建筑学术论坛在校举行。副校长郭斌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黑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朱卫中在开幕式上宣告黑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成立。
  近200名海内外建筑领域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围绕建筑技术教育、低碳城市与建筑、城镇化与村镇建筑、建筑新技术、绿色建筑设计等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术讨论。中国科学院吴硕贤院士作了题为《重视发展现代建筑技术科学》的学术报告。来自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西英格兰大学、诺丁汉大学、清华大学、我校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国内外专家分别作了主题发言和学术报告。

  27,2014年中国(国际)传感器创新大赛决赛日前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由我校超精密光电仪器工程研究所胡鹏程副教授指导,研究生邢旭、赵金龙等完成的“面向亚纳米测量的超精密双频激光干涉仪”项目获得一等奖。
  本届大赛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共有来自全国119所高校、8家科研院所、26家企业及来自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等多所国外大学的1000多名师生、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473支队伍参赛。大赛初赛采取分赛区评审,共评选出67个优秀作品进入决赛。经激烈角逐,决赛共评选出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54项。
  《母校新闻》是以各校首字母排序,播发苏州卓越高校校友联盟各学校的月度新闻。欢迎各校友会提供新闻素材,提出宝贵意见与积极建议!

  苏州卓越高校校友联盟(Brilliant College Alumnus Union of Suzhou,公众平台号:BCAU-SZ)是得到各名校校友会官方支持,汇集来自全国著名高校在苏州工作、生活的校友,举行包括休闲/交友/行业交流等各种形式的活动,为校友建立一个相识、相知、交流、沟通的平台。
  查看苏州卓越高校校友联盟近期校友活动安排,请关注:
  腾讯微信:BCAU-SZ;综合交流QQ群:277597028。
  欢迎各校友会校友积极提供开放活动信息!谢谢校友们的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京ICP备110222211号-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