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业大学bbs论坛

热搜关键字: 活动 交友 discuz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安徽理工大学楚淮文化研究中心简介

[复制链接]

97

主题

149

帖子

69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9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4-27 23:25: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安徽理工大学楚淮文化研究中心,是校级人文社科研究机构,也是安徽理工大学人文特色研究领域发展的重要组成和推动力量。安徽理工大学楚淮文化研究中心现挂靠马克思主义学院,其前身为安徽理工大学“楚淮文化研究所”。从2013年3月至今,已有3年的发展历程,虽然发展时间并不长,但筚路蓝缕,渐行渐进,在有限条件的基础上,为推进安徽理工大学人文社科特色研究领域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有益的作用,也为向以“理工”发展为傲的安徽理工大学增添了显著的历史文化气息,累积着重要的人文学术底蕴,让这所屹立于江淮大地的理工科高校形成更为综合全面的现代大学内涵及精神,更好地培养和输送国家社会所需的各类优秀人材。
   2013年3月,安徽理工大学科技产业处发布了《关于同意设立“安徽理工大学楚淮文化研究所”的批复》(科技〔2013〕12),批准成立校级的“楚淮文化研究所”,挂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并聘请高旭博士担任该所所长。该研究所的建立,是为了有效整合安徽理工大学人文学科现有的研究资源,开拓地域性文化研究,形成具有省内特色的学术领域,进一步增强和提高学校人文学科的研究水平,以此彰显学校在江淮地区的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好地推动学校的发展与繁荣。
    2015年,在学校以及思政理论课教学部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经过认真的准备筹划,安徽理工大学楚淮文化研究所正式提升为“安徽理工大学楚淮文化研究中心”。4月10日上午,楚淮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在安徽理工大学本部行政楼十四楼会议室举行。学校党委副书记王洪出席会议。党委宣传部部长吴照明、科技产业处处长华心祝、审计处处长崔跃武、学术出版中心主任姚多喜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大通万人坑教育馆馆长李文玉、凤台县民政局副局长孙多忠等淮南历史文化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应邀出席大会。会议由思政理论课教学部主任徐其清教授主持。   
   思政理论课教学部副主任孙功教授介绍了研究中心的筹备情况。中心下设三个研究所:《淮南子》与道家道教研究所、淮南煤矿文化研究所、淮河流域民俗文化研究所,负责人分别为高旭博士、孙功教授和方胜副教授。中心主任由徐其清教授兼任。校科技产业处副处长兼社科办主任王从东宣读了《关于同意“安徽理工大学楚淮文化研究所”更名为“安徽理工大学楚淮文化研究中心”的批复》。
    在听取了“中心”及各研究所负责人的工作规划和设想、学校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的意见和建议后,王洪副书记作了讲话。他指出,研究中心的建设和发展要发挥好三方面积极作用:一是要把淮南历史文化研究与思政理论课教学结合起来,把研究成果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发挥好育人的作用;二是要以发掘淮南历史文化为主要方向,加快“中心”发展步伐,为增强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力量、促进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发挥作用;三是要在促进淮南地方文化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繁荣发展淮南地方文化做出贡献、增光添彩。王洪书记要求,研究中心要明确两个发展目标,分“两步走”,即用两至三年时间创出自己的品牌,在校内外产生一定的影响;用五年左右的时间打造成为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文化名片。
    随后,王洪书记、华心祝处长共同为“安徽理工大学楚淮文化研究中心”揭牌。来自安徽理工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思政理论课教学部以及其他学院的中心研究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至此,安徽理工大学楚淮文化研究中心,完成自己从单一的校级文化研究所到内涵丰富多元的校级研究中心的重要转变,成为承载安徽理工大学人文社科特色研究领域发展的更为有力的研究机构。
    在安徽理工大学人文社科特色领域的发展中,楚淮文化研究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地方文化优势,不论是在《淮南子》与淮河文化、楚文化、道家文化的历史文化研究上,还是在淮南近现代煤矿文化、淮河流域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研究上,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大有可为。随着安徽理工大学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发展脚步,在学校和学院领导的关注和支持下,我们相信:楚淮文化研究中心能够逐步实现务实有效的建设发展之路,成为安徽理工大学新时期繁荣发展的亮眼的人文学术名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京ICP备110222211号-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