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业大学bbs论坛
标题:
师说|学院大师带你读经典(四)
[打印本页]
作者:
lokijuy
时间:
2015-10-27 10:56
标题:
师说|学院大师带你读经典(四)
外文之花共繁荣,不同语种表一枝。今天小编重磅推出外文专题,带你领略充满魅力的经典英文名著,欣赏神秘朦胧的和风文化,以及感受热情豪放的大高加索风情。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程晓堂院长(英语方向)
推荐书目译林出版社出版的一套丛书,“牛津通识读本”,共有30多册,中英对照版,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哲学、社会、心理、文学、历史、艺术、语言、伦理、宗教等领域。学生阅读这套丛书既可以学英语又可以学习文史哲方面的知识。
王志松老师(日文方向)
推荐书目
文化类
加藤周一《日本文化中的时间与空间》
(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所谓时空观并不是超越文化差异的普遍性东西,各种文化一定有其固有的模式。那么,日本文化具有怎样的时空观呢?独特的时空观使日本文化具有怎样特征呢?作者凭借丰厚的学识和广博的阅历,从古代神话、信仰体系中探求日本文化中的时空观的原型,并透过这些原型在艺术与文学作品中的具体表现,论述了传统的时空观对日本人的行为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本尼迪克特《菊与刀》
(商务印书馆, 1990年6月1日第1版)“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但本尼迪克特在以此命名《菊与刀》时,似乎并未从这种含义出发,而是以“菊”和“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等等),由此人手,进而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并指出日本幼儿教养和成人教养的不连续性是形成双重性格的重要因素。著者把日本文化的特征概括为“耻感文化”,认为它与西方的“罪感文化”不同,其强制力在于外部社会而不在于人的内心。对于这些观点,有些日本社会学者评价很高,认为表现了“深刻的洞察力”。有些日本历史学者则不同意,认为作者把特定时代、特殊社会集团的社会心理当作“日本人”的普遍心理,在方法论上有非历史的和超阶级的缺点。评价虽然不同,影响很大则是事实。1951年此书被列入日本《现代教养文库》,至l963年已重印三十六次。1982年出版的一本介绍“日本学”名著的书中称赞此书是现代日本学的鼻祖,是文化人类学者研究日本的经典性著作。1986年一篇综述战后日本研究状况的文章列举七种代表性观点,说《菊与刀》是令人注目的一种。凡此都表明,此书影响至今不衰。
内滕湖南《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化》
(商务印书馆, 2012年6月1日第1版)作者是日本著名学者内藤湖南(也叫内藤虎次郎)。提起这位先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中国学术界可谓大名鼎鼎,因为他在研究中国历史及文化中发现了中国皇权的变化,即在唐宋时大臣还可以和皇帝坐而论道,但到了明清就只有三叩九拜,皇帝不让起身,就只好跪着,皇权明显地增强,这曾引起中国学术界的大辩论,内藤湖南也因此名声鹊起。但此人并不是纯粹的学者出身,他原来是记者,主要对象是当时的中国,并写了大量的时评,后来才进日本著名的京都大学当教职人员,后成为东洋史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内藤湖南生平著述丰赡,全集达十四卷,虽然对诸如甲骨文、考古学、金石学均有涉猎,但主要的还是在史学上的建树。 内藤湖南虽然精研中国史学,但对日本历史和文化也有很深的造诣。本书就是在他的全集中精选出来的关于日本历史和文化的论文集,大体上反映了他的见解或思想。 众所周知,日本文化(前近代的)主要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正如日本学家赖肖尔所说的,中国文化对于日本,相当于古希腊罗马之于欧洲,可以说没有中国文化作为卫星文明(汤因比语)的日本是不可能形成前近代的文化的。但是,由于地理环境、历史轨迹及社会结构的不同,日本在吸收中国文明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应于本体的改造,这是自然的变化,由此就创造出了独特的日本文化。对中国文化和日本文化的关系,内藤湖南有个著名的比喻说,日本文化是豆浆,而中国文化是卤水,只有用这卤水点豆腐,日本文化才得以成立。因此,在论述日本文化时,内藤湖南总是在和中国文化做比较,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写法。 本书是在关于日本历史的著述上也颇有特色,不仅有历史的综述(“日本远古时代的状态”),也有著名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断面,其思想基底是他的著名的日本政治力量的变迁论(从西到东的变化),同时也和文化结合起来进行论述,如“近畿地区的神社”等。 本书译者刘克申是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多年从事日语教研工作,很了解日本文化,这次他在卷轶浩繁的《内藤湖南全集》中精选这本书,耗费了大量的体力和精力,但确实完成了一部好书。
尾藤正英《日本文化的历史》
(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日本文化不是指各种各样的文化遗产以及文化现象本身,虽然也包括那些遗产和现象的,但主要是指对在历史上形成的日本人的生活以及思考方式的整体,特别是对在其中体现出来的民族个性或者特性给予关注、加以思考的概念。那与文化人类学上的文化的意义更为相近。在所谓日本人论、日本式经营论这些论述的背后,当然有对这种意义上的日本文化的关注。
新渡户稻造《武士道》
(商务印书馆)《武士道》一书是作者于1899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养病时,有感于外国人对日本的传统武士道知之甚少,为了向国外介绍而用英文写成的。由于作者本人是一个在幼年时亲自接受过武士道传统教育的日本人,因此,正如作者所说,他在介绍时,与别的外国的日本研究者至多只不过是个“辩护律师”不同,“可以采取被告人的态度”。的确,我们在读到他所系统介绍的武士道的种种方。面时,颇有入木三分之感。同时,由于作者是为了向国外作介绍而写的,行文中大量引用了西方的历史和文学典故进行比较,所以就更便于外国读者阅读和理解。正因为如此,本书一出版就引起了外国读者的极大兴趣。据作者自序说,当时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不仅自己亲自读了此书,还以此书分赠其友人。光是本书的日本版从1900年到1905年的6年之间就重版了10次,本书还被译成了多种文字,在世界的日本研究书目中占有重要位置。目前在我国的日本研究正深入到探讨日本的文化传统、民族特性对当代日本的影响之时,相信把这本颇享盛名的著作译为中文以飨读者,或许不无意义。自然,由于本书是在将近一个世纪之前写出来的,其中有些观点不免有过时之感,同时,由于作者本人的立场所限,有些观点也很值得商榷。这是希望读者们注意的。
多田道太郎《身边的日本文化》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本书作者多田道太郎,原毕业于京都大学法国文学专业,是著名的日本文化研究学者。本书从身边的各种现象,诸如餐具的使用、建筑形式、插花及园林艺术、生活习惯、语言和人际交往方式等等,深入剖析日本文化的深层结构和独特的价值体系,从日本人生活的表象窥见日本文化的神髓。内容包罗万象,语言幽默谐谑。
中西进《日本文化的构造》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3年5月1日第1版)日本因为三次文明开化,形成了三种文化样式。从“大和”至“山背”发展起来的日本第一期文明开化在12世纪迎来了成熟期。那就是以畿内为中心的“大和文化”。“大和文化”汇聚在一个极,也可以说那是中心点,针对圆周部分不断展开圆形运动,将文化不断传播至周边地区。从13世纪到16世纪,镰仓幕府以及室町幕府的兴亡动乱,使“大和文化”发生了转换,形成了第二种文化样式。“大和文化”是单极文化,而新诞生的文化则是两极文化,如京都对镰仓、上方对江户。在那里,呈现出以连接两点的线为中心的文化构造,进行着两极的椭圆运动。19世纪,日本迎来了明治的文明开化,那是第三次文明开化。这是日本迈向“世界文化”一极的第一步。在对外关系上,列强要求日本开国,而不是像以前只对中国、荷兰开放。因为世界呈多极构造,由此,日本文化开始面向那些多极构造以放射状加以扩散。
青木保《日本文化论的变迁》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8年12月1日第1版)该书把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作为战后日本文化论的起点,纵览日本社会广阔的历史背景,揭示了其嬗变的轨迹。同时汇集了日本战后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对日本文化论阐释的重要论述,使该书成为一部内容宏富的通过日本文化论所探索到的战后日本思想史。《日本文化论的变迁》同时充满着开放的吸收性,对于所有关注和研习日本文化、社会的读者 而言,不失为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基础教材。
中村雄二郎《日本文化中的恶与罪》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本书从阐述日本文化自身特点与揭示现代日本社会的症结入手,深入分析了日本奥姆真理教从形成到发展直到**终酿成耸人听闻的“东京地铁沙林事件”整个过程的根本原因。作者从对日本耻感文化中的“罪”“恶”的分析,揭示了融合“佛教”、“儒教”、“道教”的日本文化的特征与奥姆真理教产生之间的必然联系,指出了现代日本宗教与日本人宗教精神上存在的盲点。本书见解独到,论证精辟,无论对于研究日本文化的专业人士,还是对日本文化感兴趣的一般读者,都可以通过该书加深对日本文化的理解。
上垣外宪一《日本文化交流小史》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全书取文化交流的视角,系统考察了日本文化发展史。在全面介绍日本与中国、朝鲜半岛文化交流融汇的基础上,尤其强调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如遣唐使对日本文化发展的贡献、唐代诗歌对日本和歌的影响等。本书通过日本文化交流的历程着重对比出其深层中所具有的类似于中国但又有本国特色的文化元素,也正是这种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特性给光彩夺目的东亚文化更增添了几分神奇和奥秘。文学类
紫式部《源氏物語》
,人民文学出版社
清少纳言《枕草子》
,上海人民出版社
吉田兼好《徒然草》
,湖南人民出版社
二叶亭四迷《浮云》
,人民文学出版社
森鸥外《舞姬》
,青岛出版社
夏目漱石《草枕》《哥儿》
,上海译文出版社
芥川龙之介《罗生门》
,人民文学出版社
川端康成《伊豆舞女》《雪国》
,南海出版社
松本清張推理小説《点与线》
,南海出版社
林涛老师
周作人《现代日本小说集》
(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年6月)周作人编译,其中鲁迅译11篇,周作人译19篇,涵盖日本近代15位代表性作家。今天读来,或译文有艰涩之感,但其内容仍深深地叩击着我们的心弦,令人回味思索。诸君大一时先读中文译本,待高年级再找日文原文读来,彼时君必感慨:吾在日文系未虚度四载光阴也!
刘玲老师
王晓平《日本中国学述闻》
(中华书局,2008年1月)这是一部学术札记,全书由“中日间的文化记忆和文化钩沉”、“日本的‘文艺中国’与日本中国学”、“对话东亚的中国学家”、“日本中国学和中国日本学”、“中国经典在日本的传播与译介”、“日本中国学的周边”、“亚洲汉文学与日本中国学”、“直面公众话中国”等部分组成。话学海沧桑,窥书人心象,点描日本中国学,细说名著精髓,每篇3—6千字,文图并茂,妙趣横生,浅显易懂。
内藤湖南,长泽规矩也等《日本学人中国访书记》
(中华书局,2006年1月)本书是一部日本对中国进行的访书活动的详细记录。访书活动是近代中日文化交流中一个涵盖面宽泛的文化现象,它既是日本关注中国、渗透中国、殖民中国的社会思潮在文化学术领域的折射,又构成近代日本中国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通过访书活动,从一个具体的侧面,反映了日本人对中国及中国文化关注的兴趣点所在,同时展示了中国学发展的实际态势,及其与中国学术界、与中国文献典籍、与中国书业界的相互关系。网评摘录:这是一本爱书、藏书人必须收藏的一本书。中国学在世界的兴起,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是一种中国和世界发展的新动力,两相交汇,域外汉籍研究蔚然成风,这本书就展示了一百多年来,日本对中国古籍的研究和搜罗。
林洪老师
李长声《中日之间:误解与错位》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07)长久以来,很多人认为邻居间是熟悉友好的,但中日这两个一衣带水的邻居从近代开始就冲突不断,是彼此的误解太多才造成理解上的错位?这次,《大家》邀请了长期生活在中日两国的文化人、媒体人,以更宽的视野、更深的思考来看现在的中日。
刘文兵《日本电影在中国(第1部中日电影交流通史)》
(中国电影出版社; 第1版 2015年2月1日)通过大量中、日文史料,回顾了日本电影在中国放映近百年的历史,是该研究课题的第一部通史。它对“伪满”、“孤岛”及“沦陷”时期上海、新中国成立初期日本电影在中国的放映情况做了详实的考证,无疑填补了此研究领域的空白。在中国结束“文革”步入改革开放时期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批日本的影视作品陆续在中国上映(播映),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电影《追捕》《望乡》《生死恋》《远山的呼唤》《砂器》《寅次郎的故事》《一盘没有下完的棋》(中日合拍),电视剧《血疑》《阿信》等等,成为一代国人共同的文化记忆。本书着重对1978年至20世纪80年代末的“日本电影电视剧热”这一文化现象,从电影学和社会学的角度,进行多方位的审视和考察。
曹林娣、许金生《中日古典园林文化比较》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1月1日 )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又通过文献与相关的研究成果对中日古典园林进行了文化、历史、美学、造型艺术、审美心理、环境的选择等多重比较研究。
刘建平《战后中日关系:“不正常”历史的过程与结构》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9月1日)由于美国主导的旧金山和会把中国排除在战胜国对日交涉之外,中日“战争状态”持续20余年,到1972年才实现“邦交正常化”;并且仍然不幸的是,具有了邦交形式的中日关系反复受到“历史问题”的控制而呈现国家外交对抗和民众情绪对立的僵局。政治“议和”之后历史“和解”的“烂尾化”综合症,考验着政治家的外交能力;而把“不正常”中日关系对象化的知识阐释和思想把握,则是学术所必须面对的挑战。
张彦萍《日本文化通论:中日英对照重要话题30》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1日)精选了日本社会与文化中重要的30个话题,为学生用日语、英语、中文同时了解日本文化与社会提供最基本的信息,能够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要,为复合型双语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帮助。通过30个话题内容的认真学习,能够进行最基本的文化背景的沟通和交流,能为今后更高程度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
张林老师
陈舜巨《日本人和中国人》
(刘玮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陈舜巨是华裔日籍作家,著名通俗历史学家。作为生长在日本的中国人,不得不经常思考中日之间的差异问题。日本和中国是如大家所以为,是唇齿相依的邻国吗?日本人为什么会有**服从的精神?日本究竟从中国学到了什么?共用汉字的两国在对同一汉字的解释上有何差别?要正确理解对方,要从零的状态开始,从头学起。作者用独特的视角分析中日差异。
蒋义乔老师
河合隼雄《心的处方笺 》
(吴倩 译,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月)河合隼雄(1928-2007)是著名心理学家,《心的处方笺 》是其代表作,内容包括关于自我、关于人际关系、关于爱的55个治愈处方。河合隼雄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心理大师,在日本家喻户晓。他拥有多重身份,既是日本临床心理学的创始人,日本第一位荣格心理分析师,将箱庭疗法引入日本的第一人,又是社会问题的分析者、代言人,还曾担任日本文化发展厅长官。作为心理学界的里程碑,他致力于以心理学服务每一个人,帮助每一个来访者脱离苦恼;作为社会问题的代言人,他常常在社会爆发危机时,面对普通民众的悲叹和公众媒体的渲染,提出诙谐风趣又不失深刻的独到见解。面对他的溘然离世,整个文化界、心理学界及普通民众无不扼腕嗟叹。河合隼雄一生著作多达300余种,涉及学术专著、心理学普及读物、心灵成长、家庭和社会问题等,国内已出版有《心理治疗之路》、《心的栖止木》、《大人的友情》、《村上春树,去见河合隼雄》等多部作品。
穆新华老师(俄语方向)
推荐书目
一、俄罗斯国情、文化、习俗类1、
《俄罗斯概况》
,赵爱国,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2、
《俄语语言国情学》
,谭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7。3、
《俄罗斯艺术史》
,任光宣,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4、
《语言与文化——俄语语言与国情学概论》
,顾亦瑾、吴国华,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5、
《俄罗斯文化》
,姚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36、
《俄罗斯历史故事集》
,(俄)叶·维·阿尼西莫夫|译者:王尊贤,东方出版社,20097、
《俄国史——国别史系列》
,张建华,人民出版社,20048、
《俄罗斯国情》
,金亚娜,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9、
《俄罗斯艺术》
,胡建成,广西教育出版,200310、
《当代俄罗斯电影》
,李芝芳,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200311、
《俄罗斯语言文化教程宗教文化入门》
,张冬梅,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12、
《当代俄罗斯社会与文化 》
,吴克礼,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3、
《俄汉语言文化习俗探讨》
,刘光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14、
《欧洲艺术史》
,李少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1
二、俄罗斯文学类15、
《俄罗斯文学名著赏析》
,储诚意,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916、
《俄罗斯文学简史》
,任光宣,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7、
《俄罗斯文学讲座:经典作家与作品(套装共2册)》
,曾思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1518、
《难以忘怀的经典,(俄罗斯文学卷共10册)》
,黄山书社,201519、
《欧洲文学史》
,杨周翰,吴达元,赵萝蕤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三、俄语语言方面20、
《俄罗斯语言学通史》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推荐理由涵盖俄罗斯社会、文化、国情以及文学、语言等各方面内容,先让学生阅读中文的,一方面帮助学生对所学语言对象国有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了解,为以后俄语专业语言学习奠定知识基础,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文化素养。此外,这些书籍都是近年较受欢迎、较有代表性的著作。“看完以上的推荐,是不是觉得大大开阔了眼界呢?学海无涯学无止境,推书有止看书不止,阅读完所有名师推荐的书籍可是个漫长的过程。小鲜肉们,求知之路任重道远啊!
编辑|徐秋玉
北京师范大学学生会微信:关注“北京师范大学学生会”官方微信平台也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微博:关注“北京师范大学”“北师大学生会”官方微博平台。人人:关注“北京师范大学学生会”官方人人平台“BNU校会权益部”、“BNU校会学业部”等学生会官方其他部门人人平台。微信号:bsdxsh
欢迎光临 湖南工业大学bbs论坛 (http://hngy.51tongnian.net/)
Powered by Discuz! X3.1